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小藏獒跟成年京巴生活在一起,京巴动不动欺负小藏獒,等小藏獒长大后,依然怕这只小京巴,这就是恐惧定律。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讲逆袭,要拼命激娃。现实中能延续的就不错了,我们镇上理发的老头,儿子干理发了,现在孙子也在学理发,每个人看似很能蹦跶,但是很难蹦跶出家族所处的阶层,即便是把当年的偶像给超越了,回头一看,依然是井底之蛙。
基于这一点认知,我一直都觉得激娃是投资回报率很低的事,哪怕你把所有精力全身心用于孩子教育上了,那么产出比也是很低的,因为他的原始跳板太矮了,这里面还有一些根本性的基因问题,智力基因、家教基因、卫生基因、饮食基因……有天,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谈了一个观点,就是人生的每一次升阶都需要更换操作系统,在A阶段适用甚至是美德的习惯,在B阶段可能就是反义了。
例如,家务事,亲力亲为。还有穿着打扮。在A阶段,认为简朴是美德,尽量的素颜,比如在我们县城70后化妆的比例极小,80后也要到85后,90后就普遍开始化妆了。在B阶段呢?就要讲究衣品,也没人再去歌颂简朴了。
从A到B,人会左右摇摆,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人应该好好穿衣,衣品要在线。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