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师佳作彭懿
TUhjnbcbe - 2021/6/6 2:29:00
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http://www.wxlianghong.com/
彭懿,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译者和作家。年出生于沈阳,毕业于复旦大学昆虫专业,后获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和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多部文学理论专著和图画书理论专著,翻译超过千余部国外文学作品,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儿童图画书和摄影旅行笔记。打卡No.1《仙女花开》

吴雷:彭懿入格鲁吉亚腹地,去寻找并拍摄了一条美丽的山溪,并为这条宛如仙女般的山溪创作了一个幻想与现实交融的故事。故事从松果发现公鹿呦呦总是出神地望着小溪开始,勾勒出了人神被魔咒相隔、松果思念母亲、孩童的纯真化解一切魔咒、最后松果助父母团圆、自己却独留人间的故事。她是否更想陪伴抚养她长大的爷爷?也有可能公鹿是父亲、仙女是母亲只是松果美好的想象。看过关于记录彭懿拍摄这条唯美溪流的短视频,哪怕没有后期,也依旧很美。而绘本故事更为这美丽的溪流增添了神秘和浪漫色彩。

米饭:好美的故事,好美的配图,好美的照片,我和我家小盆友第一次看这类绘本。英俊的年轻人爱上了美丽的仙女,触怒了天仙,年轻人变成了公鹿,仙女被召回天上。松果六岁那天喝了仙女泉泉水,看到了仙女花开,见到了爸爸妈妈。她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变成星星,虽然依旧不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会一直照亮松果生命里的每一天。

馆长:彭懿的摄影绘本作品中,我和妹妹最喜欢的就是这本。铅笔素描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如此逼真,配上仙境般的自然风光,时刻让我们恍惚,看不清这究竟是一个民间传说还是一个只因年代久远而被人遗忘的真实故事。打卡No.2《驯鹿人的孩子》

馆长:这是我们看的第一本摄影绘本。以驯鹿人的孩子作为第一人称视角,记录和描绘了北方蒙古国的游牧民族查坦人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驯鹿的日常生活。用摄影照片来讲述故事的形式真是特别,镜头下粗犷又苍茫的大地、变幻莫测的云、生命力倔强的驯鹿人孩子,还有憨憨的驯鹿,孩子说以后念完书还要回来,和爸爸一样做最好的驯鹿人,这就是自然和对自然的敬畏带来的感动吧!打卡No.3《巴夭人的孩子》

Megan:书中展示的是一群世代漂泊在海上的游牧民孩子,以巴夭人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如实记录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娱乐项目、坚强乐观的性格特征、长大后的梦想等。印象最深的是那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自己几岁”,戳中了我的泪点,也反衬出在大家顺理成章接受着义务教育、惦记生日要怎样怎样的文明社会的另一个角落,有那么一群生活条件简陋但快乐依旧的孩子,这到底是一个世外桃源,还是一种被理解的落后,值得深思。适合3岁以上经常翻翻看看。

馆长:我第一次和两娃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真的一下子就被图画吸引了,孩子们讶异于世界上居然还有活得这么不一般的孩子,我对这种原始的“自由”心生向往。世界上不止一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看来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信念,或者说对生活的简单态度,有时也可能让我们自愧不如吧?打卡No.4《溪边的孩子》

西西:写了农村儿童童年的趣事,里面的人物都活灵活现的,真实,极富画面感,虽然是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但都很有意思,充满童趣。其中也不乏温情:爸爸对我们的爱、外婆的童谣、我们的点滴成长……。本来以为这是作者小时候的经历,后来看了创作手记后才知道作者是专门去仙居县的永安溪附近采风,而获得的民间传说或真人真事。画家也画出了韵味。打卡No.5《公鸡的唾沫》馆长:两娃第一次看完这本绘本时提了两个问题:这个故事是作者的童年经历吗?为什么绘本名字叫“公鸡的唾沫”呢,明明在故事里只出现了一次?第一个问题在我们读完创作手记后得到了解答,绘本故事来源于作者妻子口述的童年经历;第二个问题虽然看到了作者的解释,但孩子还是不太能理解,我觉得就是一个引子,听到觉得好奇,又能联想到民俗传统文化中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虽然讲的是很多年前的乡下,但有些事情也是我体验过的,比如帮奶奶一起磨米浆、往大铁锅里扔团子、到杂货店打酱油、用大蒲扇赶蚊子、用竹篮称小孩等等,还有现在很少有机会吃的竹笋红烧肉和方片糕,都是很美好的回忆,孩子读的时候也会被其中的野趣所打动。

打卡No.6《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

恋夏:这又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绘本。乍看之下不觉好奇,用屁怎么能打败睡魔怪,发生了什么事呢?小男孩一直与睡魔怪斗智斗勇,可是效果不显著,求助大人不行,穿上运动鞋也不行,用强光手电筒总算打败了一次,可是高智商的睡魔怪第二天一人一手电,就这样,小男孩被睡魔怪折腾着,第二天总是无精打采,后来在同学的提醒下,小男孩决定通过吃黄豆让自己咣咣咣放屁,熏走睡魔怪,还别说,真的非常有效,以致后来小男孩还有点想念他们。屁啊屎啊,我发现小小朋友有一个阶段特别喜欢说,相信也是他们不错的选择吧。

发发:晚上睡觉害怕关灯、害怕黑暗的孩子可以看看这本超级有趣的绘本。

馆长:两娃共读这本书的时候,已过了屎尿屁的热衷阶段,不过书中仍然有许多让我们爆笑不已的情节,比如用榴莲熏跑睡魔怪等。打卡No.7《我用32个睡魔怪打败了妈妈》吴雷: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故事里的妈妈强大无比,故事里的孩子花样百出,亲子之间居然需要斗智斗勇!须知双赢才是和谐共赢。这个故事用笑料,提醒妈妈们,孩子的压力很大,也提醒孩子们,妈妈为你们的成长有多焦虑,也许不能完全解决这一矛盾,但至少彼此体谅吧。男孩很喜欢这类搞笑风格的书,说教的书反而不起作用。画风很日本风。

恋夏:初看这本书让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平时生活中也经常会上演“河东狮吼”,就像书中的小男孩就因为这些常常做噩梦被妈妈抓来做作业,各种斗智斗勇反抗都无效,最后还是请来睡魔怪才完美解决,不过只要我写作业,妈妈还是依旧,非常贴近生活,也让我反思,我是不是该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

馆长:这个系列中我和娃都更喜欢第二本,因为共情。当下很多人用各种段子把“妈妈”这一家庭角色妖魔化,这本绘本里的妈妈倒是彻底“妖魔”了,却夸张地可爱至极,连妈妈们都忍俊不禁!我最喜欢的是结局,因为不模式化,不走套路才更走心,看上去母子之间还是那样,但妈妈和孩子的心里一定都已经有所改变。

打卡No.8《萤火虫女孩》

懒猫猫:这是彭懿暖心幻想系列之一。司机老周在退休前一个晚上,遇到了一系列的“奇怪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由他四十年间救助过的山林小动物精心安排的,是给他的一个特别的退休晚会,感谢他这些年来对他们的帮助,哪怕他们只是小动物,老周从来没有区别对待过他们。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却又温暖的故事,默默无私的帮助,铭记于心的感恩,都是这个故事想要传递的美好,让读者在无声无息的感动中,就自然地想要做一个像老周那样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馆长:妹妹最喜欢萤火虫女孩把巴士点亮的那页图画。打卡No.9《守林大熊》懒猫猫:大熊是个偏远山林的守林人,身边的人都一个个搬走了,但他还是坚守在山林里,为的是万一有一天“他们要回来,总得有个能回得地方吧”。直到有一天,栗子熟了,他大喊了一声“栗子熟啦”之后,奇怪的事情就开始不停地发生了: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成了精的野生动物,莫名其妙地要来山林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看到那些到来的昔日小伙伴们,大熊真是热泪盈眶,他的坚守没有徒劳。团聚的喜悦、儿时的回忆、熟悉的家乡的味道在书里百感交集,离开故土,个个混得风生水起,脱下那层“人皮”,谁又不是曾经那只小兽呢!就如同我们每次过节团聚时,大家总喜欢坐在一起谈论儿时的乐事,这些曾经一同经历过的事是联系起我们的情感纽带,这种在家里、在家乡与小伙伴们的团聚,是可以让我们卸下伪装、复返本真、获得一时真自然又认识到自我成长的乐事。

打卡No.10《山楂村和狗獾村》

馆长:每年秋天,妈妈都送女孩回山里帮奶奶做山楂酱。这年女孩去摘山楂时,山楂自个哗啦啦落下来,回家后,奶奶讲了爸爸曾经因救助小狗獾得到山楂树王山楂果子的旧事,女孩好奇地把一罐山楂酱放在窗台上,果然被一双小手拿走了,女孩跟着跑出去,发现了两个偷吃山楂酱的小男孩。小男孩邀请女孩去他们家做山楂酱,路上小男孩变成了小狗獾。女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山楂树王,教狗獾家做了数不完罐子的山楂酱。女孩回到家后也在窗台上收到了小狗獾送来的回礼。好的文字总能带出生动的画面感,比如:山楂果子像倾盆大雨一样滚落下来时的惊奇感;女孩和奶奶一起做山楂酱,能感受到粗糙的木勺子、看到黏稠的冒着泡的一大锅子,闻到白砂糖混合着山楂酱的酸甜味,听到罐子冷却后下瘪的那记咔哒声;女孩收到回礼时惊道自己做山楂酱时忘了抠核的可爱模样。这是彭懿的暖心幻想系列中我们最初读的一本,也是最喜欢的一本,确实既暖心又奇幻。孩子既像故事里的女孩,对神秘的事情永远有好奇和幻想,又像故事里的狗獾,贪吃又贪玩。这大概就是孩子容易被打动的原因。

懒猫猫:小女孩帮奶奶做山楂酱,温情脉脉的瞬间。其实小女孩从捡山楂开始,神奇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有神秘的人学她唱歌,一树的山楂莫名其妙地自己掉下来,但在她听奶奶讲山楂树王的故事前,她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直到她亲自跟着狗獾找到了山楂树王,做了最好吃的山楂酱。故事中处处透露着孩童的单纯与热情、动物懂得感恩、山村人的朴实善良和大山深处的神秘传说。成人认为的传说,却能在孩子这里变成真实,因为唯有童心最纯粹。这些无一不在洗涤读者的心灵,透过故事,去提醒自己曾经拥有的那颗童心,也提醒自己尽量去保有孩子的那颗童心。

糖糖:无论是燕儿跟奶奶做山楂酱、听奶奶说故事,还是跟小狗獾一起捡山楂、教狗獾奶奶做出最好吃的的山楂酱,整个故事处处充满温馨,甚至读绘本的时候感觉空气都是甜甜的。绘本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质朴恬然的小山村,山村中勤劳朴实的奶奶、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童心的燕儿,还有懂得感恩的狗獾,世外桃源般让人向往,回味无穷。打卡No.11《精灵鸟婆婆》

糖糖:故事开始是奶奶给姐弟讲精灵森林的故事,但是姐弟俩并不是很相信。弟弟趁着奶奶打瞌睡的时候偷偷出去捕萤火虫,却被抓走了,姐姐因此进入精灵森林,想起奶奶的故事,姐姐鼓起勇气进入森林深处去寻找弟弟……姐姐最后救出弟弟了吗?一路上帮助姐姐的萤火虫精灵和水晶鹿是谁呢?奶奶是精灵鸟婆婆吗?整个故事温暖而又充满悬疑,环环相扣,不仅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我读起来都觉得放不下,而且整个画面非常棒,感觉就像在看一部制作精美的动画大片,很有代入感。还有姐弟间的亲情、奶奶对孙子孙女的疼爱、姐姐和森林精灵之间的友情,都温馨感人。打卡No.12《不要和青蛙跳绳》

馆长:刚上过阅读策略课的妹妹端着书一本三正经地评论说“这是一本反复型童话”。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故事里的男孩:说着是为了气妈妈才故意在房间里跳绳,可是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时,他的小脸上分明写着“糟糕了”;虽然生着妈妈的气,可听到哐哐哐哐的敲门声,第一反应想起的却是妈妈说要做个有礼貌的人;当动物们一个个挤进来问他能否把妈妈送给他们时,毫不犹豫地意识到那不过是自己的气话,妈妈可不能让给别人;跳绳输给了小青蛙以后,耍赖也要跑回屋子里去,才不能把妈妈送给别人呢。图画细节里还穿越了彭懿的其它图画书作品,令娃小惊喜了一下。打卡No.13《我是夏蛋蛋:奶奶逮到了一只小精怪》

小壹:怎么形容这本书呢,一个字,就是“爱”!小精怪的爸妈放弃了他,他离家出走,来到奶奶家(这并不是他的奶奶),偷吃了奶奶的大饼子。他们都会魔法,当奶奶发现他时,他便和奶奶斗起魔法来了,他最后使劲浑身解数想把奶奶变成一只狐狸,结果还是斗不过,反被奶奶变成了一只狐狸,奶奶把他装进网子里,放在门外。这时他碰见了狐狸妈妈,狐狸妈妈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可怜的妈妈,她把小精怪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奶奶发现了,走出来,吓跑了狐狸妈妈,小精怪当时的心情肯定是想和狐狸妈妈走的,可无奈,他被困在网子里。原本以为奶奶会惩罚他,结果奶奶煮了蘑菇汤,是用一百种蘑菇做成的蘑菇汤。小精怪被征服了。准确的说,他是被奶奶的爱与包容征服了。后来狐狸妈妈设计把小精怪骗到自己家,当奶奶上门讨要时,狐狸妈妈还把小精怪变成了不会说话的板凳,但即便这样,小精怪还是有方法让奶奶找到他。当他临走时,狐狸妈妈哭了,小精怪回头抱住了狐狸妈妈,并唤她妈妈。看到这里,我便在想,什么是爱?在这本书里,小精怪被爸妈遗弃,但却在奶奶和狐狸妈妈那儿找到了爱,上天对小精怪真好,关了一门,又为他开了一扇窗。但如果小精怪并不领会奶奶和狐狸妈妈的爱,那他就永远得不到爱了。爱需要感受,若把心门关上,爱就永远不存在了。所以,爱不会失去谁就不存在,对吗?爱在于心的感受。是这样吗?打卡No.14《红菇娘》

西西:简单温馨的一个故事,很契合小孩子的心态。小姑娘第一次到姥姥家玩,找到很好吃的小果子,舍不得一下子吃完,放着第二天吃,没想到被山羊给吃了,那叫一个气愤啊,一头撞向山羊的小主人小男孩!可不一会儿得知小男孩的名字叫蝈蝈,因为脑袋像蝈蝈,她又乐不可支了,小孩子就是气得快去得也快。男孩给女孩菇娘果以赔礼道歉,菇娘果更甜。小女孩想自己去找菇娘果,她内心是想要冒险的,路上遇到大鹅挡路、光屁股男孩们在小溪里玩水、下雨、草丛中的沙沙声,最后终于在小山羊的帮助下找到了菇娘果,兴奋极了。可这时男孩也找来了,小姑娘委屈了“明明是我先发现的呀”,男孩子很通情达理地说“都是你发现的,你要是喜欢,就都送给你吧!”,小女孩满足地笑了。完完全全捕捉到了小孩子的神态和内心戏,写得可可爱爱。适合学前小朋友看。

米饭:我和孩子都没有在山村生活过,这样无拘无束在大自然玩耍的经历着实让人羡慕。我们没吃过红菇娘,不过有蝈蝈这样的好朋友,自己下定决心去找红菇娘的探险历程,摘到的果实也格外地美味。打卡No.15《妖怪山》

米饭:故事挺感伤的。夏蝉离开了这个世界,三个好朋友心里始终有块石头放不下,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承受生命之重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在逃避和面对的选择面前,三个孩子选择勇敢面对,重新回到妖怪山,他们要救的也许不是夏蝉,而是自己。

恋夏:我觉得这本书很贴近生活,很真实。故事大概讲述了四个小朋友去妖怪山做游戏,但是期间夏蝉不小心碰到了一点麻烦,吓得其他小朋友撒腿就往回跑,一年后,夏蝉写信给伙伴们,邀请他们再次去妖怪山做游戏……。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道德的枷锁要求孩子或大人要怎么样,不去面对真实的自我,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掩耳盗铃呢?我觉得需要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不足,并想办法去克服。“妖怪山”并不可怕!

吴雷:当初看的时候,只注重于故事本身,现在再翻看一遍,觉得也许那座妖怪山就是每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埋在心中的一个槛!有些也许就是当时的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或许是当时遇到的时候因为害怕而逃避的事,可当明白事情的后果很严重时,幼小的心灵内疚自责、承担不起这个结果,于是鼓起勇气去解决(或是补救、弥补),翻越或打败这座妖怪山,这些就是心灵成长的历程。

打卡No.16《妈妈是地上一朵花》

馆长:狐孩儿和奶奶相依相伴住在草原上,奶奶说把狐孩儿捡回来时他才从小狐狸变成了人类小男孩。星星花海开花的时候,狐孩儿看到了他一直思念的狐狸妈妈,原来狐狸妈妈被猎人枪杀后灵魂一直游荡在这里,她舍不得离开狐孩独自去天上,想要把他一起带上天去,狐孩也渴望和妈妈在一起,即使再也回不来。最后还是河神说服了狐狸妈妈,让她不用去天上,而是变成地上的一朵小花,陪伴在狐孩身边。从此四季往复,狐孩儿对每朵小花温柔以待,倾听和诉说着他的思念和爱。看完以后,妹妹问我为什么河神不能多做一点,让狐狸妈妈重新活过来,再把狐孩儿变回小狐狸,这样他们就能重新在一起了。我们就接着读了一套生命教育绘本,我和她说我以后也会变成钻石妈妈,永远守护她。打卡No.17《我们不要园长开巴士》

馆长:这是妹妹最近喜欢的一本,里面的园长就是彭懿呀!这个系列一共三本,也是彭懿和田宇合作的。园长开巴士带小朋友去春游,小朋友嫌弃巴士司机不是跟屁虫和大蜘蛛,于是园长把巴士变成了普通的黄色校巴变成了红色的高楼巴士,这次他们终于走到了前两本没去的“没舅舅”路,遇到了屎壳郎娶新娘、跳房子的房子怪,高楼巴士还扭来扭去让他们帮忙挠屁股……最后园长把巴士开回了幼儿园,小朋友却不乐意那么快回来,大喊舅舅。结局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这次来的到底是什么舅舅呢?既让人意犹未尽,又可以自己肆意想象,真有趣!妹妹很喜欢书中房子怪的一段绕口令。

馆长后记

写这篇的时候,想起一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指的是想要但还没有读到万卷书的我们,而行万里路的则是想要且已经超越万里路的彭懿老师。

真正和孩子共读彭懿老师的原创图画书,大概也就是从去年开始的。他的图画书篇幅相比其它图画书来说相对长一些。但是我和妹妹都很喜欢,安安静静地读完,再安安静静地回味一下,妹妹说“这个故事很长,但很好看”。

读完绘本,我们也会认认真真地读一下手记。其它图画书的手册通常以第三人解读、评论推广图书为主,彭懿老师大部分绘本的手记则详细介绍了创作背景,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使读者对阅读的这本书有一个更具象化或更接近现实世界的理解。

看过彭懿老师的访谈,说他的男神是日本荒诞儿童文学故事书《晴天有时下猪》的作者矢玉四郎,但我觉得他创作的幻想故事风格和安房直子更接近,相比情节奇幻,更打动人心的是那些温温柔柔、俏皮可爱的温情。

他的绘本也很适合刚开始独立阅读的孩子,从感受图画书在视觉层面带来的冲击,慢慢深入到文字打动人心的情感共鸣中去。他的图画书不仅故事饱满、逻辑严谨、细节勾连,而且富有自然生活的趣味性、精神内涵富足,到小学往后不时地读,孩子把不断获得的生活经验投射进去,还会有新的思考和表达。

最近在读彭懿的行旅散文,也很生动,有闲趣,推荐给大家!

往期精彩回顾大师佳作:吉竹伸介大师佳作:芭贝-柯尔大师佳作:约翰-伯宁罕大师佳作:白希那大师佳作:深见春夫大师佳作:赖马大师佳作:李欧-李奥尼本期亲子群专享福利*详见群公告*文末留言孩子年龄+所在城市+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师佳作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