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主题是“IT发展促进智慧体系现代化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周小川表示,科技的发展给很多业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通讯和处理能力大幅度改善,在交易的时刻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包括提升通讯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后,可以调整工作量的分布,可能会使支付更加便利化,特别是跨境支付。
周小川还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自由使用,如果愿意可以在贸易投资等方面应用,我们没有像Libra这样,似乎想取代别人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会影响国家在外汇体制方面的选择,要尽量避免取代别国的货币主权,导致别国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不再生效。”
在避免影响到别国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的基础上,在零售交易的瞬间实现兑换,以及对实现兑换条件的审核,可以给互联互通带来新的操作可能性的方案。
他表示,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以及云计算的处理能力,不同选择的汇率选择及智能合约会比从前更有可能性。
对于未来全球货币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周小川认为,目前不见得能看得准。如果将来可能真有一种世界货币出现,技术的适应能力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很多方案具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可以及时调整适合未来全球金融格局变化的需要。
他表示,如果利用交易瞬间所具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在支付系统现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方面做很多工作。而且可以向前承接,向后也有很好的适应性,这种做法体现了以账户为基础,双层银行体系服务的长处和好处。
以下为周小川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与会代表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年上海金融论坛,也感谢主办单位对我的邀请,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改革与开放:双循环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觉得这个题目很重要也很好。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IT发展促进智慧体系现代化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
科技的发展给很多业务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和数字货币,也是大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