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篇目由年的15篇变更为16篇,其中:删减一篇《与朱元思书》;新增2篇,《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和《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猜,
今年中考会出哪篇文言文?
注: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每年中考分值占8-10分,文末小编整理了-年中考文言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分享给大家!
中考文言文阅读篇目
-年中考文言文篇目
年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桃花源记》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口技》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送东阳马生序》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岳阳楼记》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公输》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五柳先生传》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岳阳楼记》选段
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送东阳马生序》选段
通过对比这十年间哈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考题,我们可以看到年与年重复考《送东阳马生序》,年与年重复考了《岳阳楼记》。这10篇文言文中,《口技》《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五柳先生传》已被删掉。
近十年未出现的篇目在年中考指南所给出的16篇文言文篇目里,目前还没在中考考场上出现的文言文篇目有12篇,分别是:
《曹刿论战》
《醉翁亭记》
《孟子二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愚公移山》
《马说》
《核舟记》
《陋室铭》
《爱莲说》
《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
《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
近期模考中涉及的篇目为了让大家全面“分析、参考”
小编还找到了咱们家长整理的
年中考各区模考
语文文言文篇目(已核对)。
(放大查看)
可以看出
《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陋室铭》《爱莲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篇,一直没有出现在各区的模考试卷中。
那么,问题来了!!
中考文言文会出现在
近十年未考的12篇中?
还是会出现在近十年已考过的4篇中?
会出现在近期模考考过的12篇中?
还是会出现在模考一直没考的5篇中?
今天,
我们就一起放松心态,
考前预测一下,
看看谁才是年中考“预言帝”!
▼
最后
纯干货分享一波:
近十年考题(上下滑动)文言文年:桃花源记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7~l0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2)向:
8.(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填序号)
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见渔人,乃大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既出,得其船④设酒杀鸡作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极狭,才通人。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0.(2分)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7—10题(10分)
7.(2分)(1)阡陌:田间小路(2)向:从前的、旧的
8.(2分)④
9.(共4分)(1)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2)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10.(2分)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年:口技
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2)名: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0.(2分)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答案:
阅读《口技》,回答8—10题(8分)
8.(2分)(1)中间:其中夹杂着(2)名:说出
9.(4分)(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10.(2分)简单高超
年: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叩:(2)被:
9.(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2分)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阅读第一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解决“无书”的办法:
(2)解决“无师”的办法:
答案: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8.(2分)(1)请教(2)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9.(4分)(1)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10.(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年: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2)求:
2.(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微斯人,吾谁与归?
3.(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答案:
1.(2分)(1)薄:迫近(2)求:探求
2.(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3.(2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年:公输
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2)仁: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案:
8.(2分)(1)愿:希望(2)仁:对人友善、又爱
9.(4分)(1)宋国有什么罪呢?
(2)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年:唐雎不辱使命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8-10题(8分)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
8.(2分)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语
(1)加惠(2)广
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0.(2分)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
答案:
8.(2分)(1)给予恩惠(2)扩充
9.(4分)(1)(2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2分)(我)把安陵君看做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10.(2分)双方的实力强弱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用心的。
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回答8-10题(8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郭:(2)去: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
8.(2分)(1)郭:外城(2)去:离开
9.(4分)(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0.(2分)人和。
年:五柳先生传
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8-10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不详:(2)期: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
答案:
8.(2分)(1)不详:不知道(2)期:期望
9.(4分)(1)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10.(2分)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年:岳阳楼记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大观(_______)(2)景(_______)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2分)
答案:
8.(2分)(1).(1)雄伟景象(2).(2)日光
9.(4分)(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2分)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年: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8-10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质:(2)敝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2分)
参考答案
注:暂未收集到官方答案,此答案为哈考网家长提供,仅供参考
8.(2分)(1)询问(2)破
9.(4分)(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学习)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0.(2分)这里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
转发到朋友圈,
邀请同学家长一起参与投票吧!
看看谁是今年的“预言帝”,
没准儿是你哦~
来源:综合中招报考指南(语文)
编辑:王淼(编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