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民俗类非遗项目本真性
TUhjnbcbe - 2020/8/11 10:00:00

民俗热嘉兴 文化闹端午


年年过端午,年年味不同。和其他地方相比,嘉兴的端午节既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文化、吴越文化,又极具参与性、大众性和国际性。今天落幕的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是一场持续几天的文化、民俗盛宴。


  祭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期间,嘉兴举行了庄严的神龙祭和伍相祭。


  南湖畔的祭龙坛,26名手持鼓槌的大汉敲响激越的鼓声,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跳起了祭祀舞蹈。击鼓起香、鲜花行拜、宣读祭文……一项又一项祭祀仪式庄严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象征着嘉禾儿女祭祀神龙始祖的恭敬之意,祈祷风调雨顺的虔诚之心。


  在嘉兴南湖边的伍相祠,来自海内外的35名伍氏后人与嘉兴市民一起,在大雨中虔诚祭拜先人伍子胥。


  端午总是离不开水。这个小长假雨水不少,而水上赛事——龙舟赛和踏白船赛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第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暨嘉兴市龙舟竞赛正式开赛,22个国家的37支大学生龙舟队和嘉兴本地的20支龙舟队参加。嘉兴市湘家荡景区2000亩的湖面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几十艘龙舟一字排开。虽然下着大雨,但选手们热情不减。来自刚果的艾瑞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兴奋地说:“我很喜欢龙舟文化,我是打鼓的,高兴、快乐,比赛第二,友谊第一。”


  安徽人李丽今天带着小孩子一大早就赶到南湖,她和家人都是第一次看踏白船,觉得非常有意思。20多支队伍共360名队员在南湖湖面展开了激烈的竞速赛和抢鸭子赛。嘉善县姚庄镇渔民二队教练钱大弟在岸上看得紧张不已。他说,踏白船是渔民的传统项目,去年他们也来参赛,进了前三,今年争取夺冠。


  除了祭祀和比赛之外,最热闹的还算子胥庙会,特别是其中的裹粽大赛和童玩会。


  端午当天,在嘉兴梅湾街的西街舞台上,裹粽大赛总决赛开始。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飞快地拿起粽叶,扣粽叶、放米、绕线,十几秒就包好了一个粽子。选手们的精彩表演让现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参加决赛的除了60位市民,还有20位台湾同胞。台胞李四英表示:“今天有机会参加民俗比赛,跟大家一起同乐,非常有意义。”


  尽管小雨不断,但端午民俗童玩会依然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们。七巧板、竹蜻蜓、扔沙包、夹弹珠、踢毽子、跳房子,面对这些传统游戏,家长们恍然回到童年,一边教孩子,一边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民俗之外,文化也需要提炼、拓展和升华。除了上述活动,国际友城文化论坛、长三角(嘉兴)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暨嘉兴市浙商创业创新文化产业洽谈会、嘉兴市国际友城文化发展交流等活动,更为嘉兴端午增添了一份厚重感。端午的中国味道和国际范儿越来越浓,让人充满期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俗类非遗项目本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