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闹剧远未结束
IC图8月2日,是美国*府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美国国会两*终于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至此,两*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纷争暂时得以平息。但本次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只能将美国的债务危机向后拖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高债务、高赤字顽疾。到2013年初,美国将再次面临提高债务上限的难题。美债之争背后的*治博弈根据现行美国宪法,当联邦债务接近上限时,*府就必须与国会达成提高上限协议。因此,每次提高债务上限也通常伴随着与当时经济*治相关的附加条件,占据国会多数席位的*派便可以向*府施压,以贯彻自身的*治意图。而本次谈判遭遇的波折之多,确实有着比以往更加深刻的背景。美债绑架全球经济历史上,美国*府也曾有过小规模的违约,但一般属于技术性违约,而非*府偿还能力不足,也因此对经济金融影响甚微。本次美国*府的偿还能力真正遇到了挑战。美国的*府债务是长期持续财*赤字的结果,2010年,美国财*赤字接近GDP的10%;*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亦接近100%。2011年5月,美国财*部采取了四项临时措施,包括:终止发行州和地方*府债券;终止发行残疾基金和行*人员退休债券;终止*府债券投资基金的再投资;终止外汇平准基金的再投资等。这四项临时措施虽能够在“大限”到来之间对稳定形势稍有效果,但也意味着*府再无退路,惟有再次开动印钞机。但如果真这样做,这将无疑对美国*府形象、全球经济金融造成重大冲击。美国及全球的代价将包括:美国*府信用大降、美联储声誉受损、美元贬值并削弱其地位、债务评级被下调、国债吸引力下降、再融资成本上升、全球甚至美国国内均将出现通货膨胀、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全球金融机构再遭损失,引发流动性危机,证券与存款挤兑再现。美国及全球经济的脆弱复苏将会遭遇困境,并重新陷入衰退。两*上演*治闹剧2012年恰逢美国总统大选,美国国会两*均以债务违约为赌注,并将美国及全球经济挟为“人质”,展开了*治利益的“大博弈”。传统上讲,美国民主*重视平民阶层的利益,寻求通过建立“大*府”,以保障平民阶层的利益。从财*收支方面来看,他们重视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号召通过“劫富济贫”式的税收体系来为财*支出融资。相比之下,美国共和*更加信奉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府应该仅仅扮演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过度增税与过于优厚的社会福利会挫伤美国人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力,因此应该通过削减财*支出,以压缩*府部门规模。当前民主*控制着美国*府与参议院,而共和*在众议院占据多数席位。这就营造了两*在联邦债务问题上陷入僵局的困境。事实上,两*人士都承认,当前居高不下的财*赤字与*府债务未来将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努力降低财*赤字与*府债务的规模。争论的焦点则在于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来压缩财*赤字。本届*府的底线是将借债期限延长到2013年,核心利益是确保成功连任;在野*却抛出各种苛刻条件,并以退出谈判相要挟,不过是为奥巴马连任设置障碍。锁定三大博弈焦点具体的博弈层面有三:一是提高债务上限的步骤。作为在野*,共和*提出的方案有一个原则,就是缓慢、分阶段地提高上限。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民众因备受债务过限困扰而增加对民主*的怨言。同时,在总统大选前还可以有一次同民主*博弈的机会。奥巴马*府当然竭力反对这个方案。二是增收减支。要想提高债务上限,*府必须承诺在未来降低财*赤字和*府债务比例。因此,需要大力“开源”、“节流”。开源渠道包括增税。奥巴马*府与民主*支持向富人增税,而富人则是共和*的主要利益阵地,此方案遭其大力反对便在情理之中。共和*支持削减社会福利和国防开支,而这却是奥巴马*府获得民众支持的主要来源。三是增收减支的数额。共和*支持大幅压缩赤字与债务,民主*则认为过度削减将危及经济复苏与社会就业。暂消美债违约之虞从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它依然有充分的条件在未来几年削减债务负担,比如将不必需的防务与军费支出削减一些;将过度负担的医疗福利项目砍掉一些;将增税额适当上调一些;两*各自退让一些等。从全球看,当前欧洲因债务问题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日本债务比例全球最高,经济情况比美国更疲软。国际投资者也因此别无选择只能仍然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提供债务融资来源。从以上形势分析,尽管美国国会两*大肆博弈债务“大限”,这场美国“*治秀”将不会很快导致美国债务违约。从历次美国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来看,很多次都是在最后关头达成一致,这一次也没有例外。况且8月2日之前,美国仍有制度性保证,适时提高债务上限。一是采取临时性替代方案,在短期内提高债务上限,然后美国两*继续谈判;二是总统奥巴马可以根据美国宪法赋予的权力,采取紧急措施,绕过国会直接提高债务上限等。这些也是美国在最后时刻对提高“上限”达成妥协的*治保证。美债危机 “远虑”大于“近忧”8月6日,标普公司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从“AAA”降至“AA+”,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定为“负面”。尽管美国总统奥马巴于当地时间8月2日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但即使避开了短期的债务违约问题,美国依然解决不了其主权债务长期终将发生危机的难题。换句话说,美国债务问题实质上是“远虑”甚于“近忧”。信用评级遭下调风险国会两*的“*治秀”使得市场投资者越来越认清美国主权债务的实际风险,今年7月14日,标准普尔表示未来3个月下调美国国债级别的可能性为50%;美国2年期、5年期及10年期国债的贷款违约担保等的价格均处于持续攀升之中。诸多衡量指标表明,即便没有债务上限的约束,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的可能性仍在上升,原因如下:其一,美债的可负担性。2010年美国*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远超60%的公认安全线,债务利息支出占财*收入的9.1%,预计2011年这一比例或将超过10%并持续上升,而10%是穆迪下调一国AAA主权评级的警戒线。其二,美国债务的融资能力。至今年第一季度,美国9.5万亿美元国债中,国外投资者持有4.4万亿美元,占46.8%;美联储通过两轮量化宽松持有1.3万亿美元,占14.1%;国内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持有3.7万亿美元,占39.1%。以此判断,外国投资者的态度对美国债务的再融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看,各国外汇储备分散化的努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趋势,以及美元长期贬值的风险等都在威胁美国的债务融资能力。其三,美国恢复债务承担能力的可能性。2010年,美国新增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远高于所有AAA评级国家3%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AA评级国家平均6%的水平,美国在经历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之后,其恢复能力正在不断下降。如果不是美国仍能够控制国际上现有的几家信用评级机构,美国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的风险会更大。或玩“变相违约”伎俩债务积累源自财*赤字。美国财*支出主要分为:自主性支出、法定支出和利息支出。“法定支出”包括社保及医疗与健康支出,其占美国GDP比例从1980年的2.0%上升到去年的5.6%。这种支出是刚性的,短期内难削减。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美国公共债务与财*赤字比例仍将居高难下,原因如下:其一,从财*支出看,人口老龄化,以及婴儿潮年代的工薪族相继退休,社会福利和医疗成本支出将以比GDP更快的速度上升。债务规模不断膨胀,未来利率回归常态,利息支出将大幅上升;全球地缘*治不确定性上升,各种自主性支出中的国防开支等将上升。其二,财*收入增长将长期低迷,导致美国财*赤字难以回落。美国财*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个税和社会保险收入。其三,收入和支出增长趋势反向而行,美国财*赤字比例将很可能长期处于6%以上。为弥补财*赤字的融资需求将导致美债不断膨胀。财*赤字和公共债务会互为因果,越积越沉,将成为美国最终发生主权债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从历史经验看,为维护美元地位,维持债务融资来源,未来美国采取直接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却不能排除间接违约。这些方式包括,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美国变相违约屡试不爽:1933年,美国国会鉴于美元贬值,同时废除国债的*金条款,国债购买者不能再按原有契约换取相应*金。二战后美国采取通胀办法,10年内将总债务占GDP的比例降低40%。目前有估算认为,如果美国年均通货膨胀率为6%,总债务占GDP比例在4年内将下降20%。而对全球投资者来说,最终和最大的风险也正在于此。(孙时联 王家强)《国际金融报》 (2011-08-09 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