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中期,沙俄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开始了对中国的侵扰。看似凶狠强大的俄军,会是康熙的对手吗?接下来帅气的勃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猛一看,来的可是只“北极熊”,个高身强体壮,不好惹,厉害厉害,清廷特别是康熙的反侵略成功,打胜了雅克萨之战,签订了平等的尼布楚条约,多么来之不易,大清了不起,康熙更了不起呀。现在的很多叙述也是把笔墨更多地投人在俄国人的凶狠强大,与大清的英勇顽强,及康熙的英武绝伦上,当然还有韦小宝之类的插科打诨了。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康熙一生所经历的战斗和面临的对手,惟这次最弱也,称其为小儿科也丝毫不为过。俄国人虽有最先进的枪炮,威力也确实了得,守个城堡一等一,但毕竟来得太少啦。
一般每次来扰的就百把人,与清最大规模的雅克萨之战,也不到九百人,郑家父子对抗的荷军都比他们力量强呀。清荷联手战郑经时,荷军有装备最先进的三千人马呢,这才是西人明清之际第一轮侵华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一支武装。当时的大清可不是鸦片战争那会,军事科技虽然逊色,但中西差距也远非以后那么大,完全可以凭借宏大规模与综合实力,与人家较一较的。何况俄国人当时也就武器厉害些,人高马大些,占有的荒地多些,其他与大清完全不能相比。更为重要的是,人家重心哪放到你这?他们正集中精力与波兰、瑞典、土耳其们干仗呢,这次万里之遥打到你家门口。
来的只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啊,所用之兵都不比打西伯利亚汗国时多。咱雄壮大清,还有千年一帝领导着,应该轻松搞定才是呀,但结果又怎样呢?-年,沙俄侵略的急先锋哥萨克人又出动了,莫斯克维金、佩尔菲耶夫及巴赫捷亚罗夫等人先后对黑龙江流域进行了人侵的试探。明崇祯十六年七月,俄国雅库次克督军戈洛文遣其文书波雅科夫率军,对黑龙江进行了第一次武装侵略。波雅科夫仅领兵一百三十二人,沿勒拿河南下,越过外兴安岭。十一月到达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中游达斡尔人的辖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以人肉为食,被黑龙江当地民众称为“吃人恶魔”。
第二年夏初,这伙强盗又闯人当时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河黑龙江,继续为非作歹,我沿途各族民众奋起抗击,给其以极大杀伤。清顺治三年(),带着百把人入侵三年的波雅科夫率领残部返回雅库次克,张狂地扬言,只要派三百人马,修上三个城堡,就能征服黑龙江啦。人家可是实战而回,耳闻目睹,掌握着第一手资料的,自然引起沙俄当局的高度重视。顺治六年(),所谓的探险家哈巴罗夫又率兵七十人(百人都不到啊)从雅库次克出发了,年底侵入黑龙江。他带着沙皇发下的“远征令”和转交清朝皇帝“博克达汗”的信件,扬言要把拒绝臣服的男女老幼斩尽杀绝,够狠。遭到当地达斡尔民众顽强抵抗后,哈巴罗夫被迫回雅库次克再搬救兵。
第二年()夏末,他率领士兵一百三十八人,携三门火炮,再次侵人黑龙江,很快强占了达斡尔人的雅克萨城(今俄罗斯阿尔巴金)。顺治八年()六月,俄匪们攻占达斡尔人的伊古达尔城时,一次就屠杀男子六百六十一人,掠夺妇女二百四十三人,儿童一百十八人,并把老弱之人投入火中烧死。同年九月,哈巴罗夫又率侵略军两百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赫哲人的乌扎拉村。接到民众的报告后,顺治九年()二月,清廷宁古塔章京海色率所部进击,打响了中俄历史上的第一战——乌扎拉村战役,歼敌十人,打伤七十八人,可惜先胜后败,事后海色也被清廷处死。
俄军呢?不知从哪儿听闻的小道消息,说是清军大部队要来,惊慌而逃了。顺治十一年()后,斯捷潘诺夫等所率的沙俄侵略军,继续窜犯黑龙江,甚至深人到了松花江与牡丹江会流处,清军毫不示弱,迎头痛击,相继在呼玛尔、尚坚乌黑、松花江、古祛坛村等地连创俄军。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最后雅克萨大战前,清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也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清廷以牙还牙,俄军岂是对手?十五年()六月,宁古塔昂帮章京沙尔呼达指挥的松牡两江之战,击毙斯捷潘诺夫,歼敌二百七十人,创造了前期抗俄最大捷。十六年(),清军收复雅克萨城。十七年(),新任宁古塔昂帮章京巴海(沙尔呼达子)又在著名的古法坛村一战中,斩敌六十余人,加上溺水死的要更多一些。
至此,清军基本廓清了黑龙江中下游一带,但俄国人仍然盘踞贝加尔湖以东,以尼布楚城堡为基地,时刻窥视着黑龙江流域,待清军退走后,马上又伸出了魔爪。康熙四年(),俄国人新的侵华行动开始了。他们两路并进,南下之军侵占了喀尔喀蒙古管辖的楚库柏兴(今俄罗斯色楞格斯克),东进之军再次占领雅克萨城,并一改过去流窜骚扰之策,转而采取建立据点层层推进之略。除尼布楚、雅克萨、楚库柏兴这三个主要侵华据点外,俄军还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建立了一些小的据点,凭此到处抢掠我索伦、赫哲、达斡尔、费雅喀、奇勒尔等各族民众,野蛮之性。
这些看似身强体壮,凶狠强大的俄军,但是抵不住他人少呀,咱大清的英勇顽强,及康熙的英武绝伦。康熙一生所经历的战斗和面临的对手,惟这次最弱也,称其为小儿科也丝毫不为过。喜欢帅气的勃哥文章的,欢迎在下面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