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清明上河图十大看点31087
TUhjnbcbe - 2020/7/1 10:31:00

《清明上河图》十大看点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以下简称《清》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藏于故宫博物院。它汇集了屋宇、盘车、舟桥、寒林、坡石、人物风俗等诸多绘画子科,涉及界画、白描、水墨、渲染、皴擦、设色等多种绘画技法。画中有810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西方学者称其为“中国的《蒙娜丽莎》”。这一对比恰如其分,一个是永恒的微笑,一个是永恒的喧闹,其中都蕴藏着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对它们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也许还需要从头开始,一些传统的认识也应该重新进行商榷与研究。


中国论文


通过与当时的开封地图进行比对,《清》卷中出现的拱桥、城门、正店、欢楼等均不是汴京城某个具体的建筑,而是画家对同类景物进行的综合概括和高度提炼,集中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细节的真实与整体的概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真实的汴京生活,但不是具体的汴京街景,它所表现的是实情而非实景,画家是在按照他的创作思想自如地表现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事物。


以出土文物、传世文物以及相关历史文献为据,画中女性流行的盘福龙发式、短褙服饰等是崇宁至大观年间(1102―1110年)的装束;图中绘有草书大屏风被揭下来当苫布的情景,这一“渎文”事件(焚毁元?v*人的墨迹)也发生在崇宁初年;图中60文一斤的羊肉牌价正是崇宁年间的最低价格。综合诸多因素,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证据链,证明《清》卷的绘制时间为崇宁年间(1102―1106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张择端作画的历史背景聚焦在徽宗朝初。徽宗一登基就明诏天下:“……朕方开谠正之路,消壅蔽之风,其于鲠论嘉谋,唯恐不闻,而行之唯恐不及。其言可用,朕则有赏;言而失中,朕不加罪……”据其后金代文人张著的跋文,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的名字来自儒家经典著作,可推知他成长于一个崇尚儒家思想的家庭。因此,他怀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关注社会,接受了徽宗的诏令。


通常认为,《清》卷表现了北宋开封城的繁荣兴旺,显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笔者以为,这仅仅是该图的表面现象,在它的背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种种玄机。画家以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描绘了一系列社会弊病,显然,画家是有所用心的。


◎看点一


疯狂的惊马


惊马闯进郊市给全卷定下了焦虑的音符。卷首,在清明节踏青回城的一干人等中,一匹白色官马(前半身因画卷残破而缺失)受到惊吓狂奔了起来,在白马的前方是一头受到惊吓的黑驴,两个马夫在追赶马,周围的人们顿时惊慌起来,一老翁急忙招呼在路边玩耍的孩子回家,另一持杖老者侧身而逃,坐在店铺里的食客闻声而望。这仅仅是汴京处于险境的一个铺垫,预示着后面还将发生更大的险情。


◎看点二


虚设的望火楼


东京120个坊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一直延伸到外城,每坊均设有一座望火楼。消防是朝野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汴京的防火措施非常严密,除了夜市,无论何人,在后半夜不得随意用火。


图中的城郊绘有一砖台,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对此有记述:东京“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这是一座建在外城的望火楼,按当时规定:“下有官屋数间,驻屯军兵五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街、汴京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支专业的灭火队伍被称为“潜火兵”,他们驻扎在望火楼下,实行军事化管理。遗憾的是,画中的望火楼已摆上供休闲用的桌凳,楼上无一人守望,更不用说准备传报火警的快马;望火楼下两排兵营式的平房已被改作饭馆。由此可见,北宋末的消防系统已颓败至极。


◎看点三


惊悚的船桥险情


在清明节,北宋汴京的人们喜欢到河上观赏春水和游鱼,在《清》卷中的拱桥两侧有一大批观赏的人,可眼下的情景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迎面而来的大客船上的桅杆即将撞上拱桥!这起严重事故的在于几个纤夫,他们本应该在离拱桥一定距离时停止拉纤并招呼船工放下桅杆,而他们却一直埋头拉纤直到拱桥底下。拱桥上的行人发现了险情,大声呼叫,已进入桥洞的纤夫们闻声松开了纤绳,船工们随着松开的纤绳立即放下桅杆,船顶上的一个船夫奋力用长杆顶住拱桥横梁,使船无法靠近拱桥。桥上和岸边的百姓都捏了一把汗,桥上有人为防船工落水,抛出绳索……


同时,桥上还上演了另一场闹剧―坐轿的文官与骑马的武官互不相让,轿夫与马弁各仗其势,争吵不休。拱桥上的仪规已乱,给本已紧张的拱桥上下增添了更多的险情,从而形成了《清》卷的矛盾高潮。


◎看点四


严峻的商贾囤粮问题


画中绘有11条专事运输粮食的漕船,欣赏者都会被其严谨的绘画技艺与所展示的真实的生活气息所感染,而忽略了在这背后深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北宋初年,太祖限价售粮,控制了南方后,更是力图通过漕运和仓储来掌控粮价。为了抵御荒年和逼退商贾的势力,北宋历朝均注重在汴河沿岸营建官仓。画中绘有两处装卸工卸船的场景,船主们指挥着雇工卸粮,粮食被装卸工转运到深巷的私仓里。要注意到,画中所有的粮船中没有一条是官船,也没有一个督粮官到场监运,这意味着朝廷丢失了储运国粮的机会。画家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景况,揭示了潜在的官粮危机。


奸相蔡京等为了迎合徽宗好奢靡的本性,鼓动他尽享太平。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废除了以往动用大量的运力和粮款到江淮或江南收购、漕运粮食的国策,即“转般仓”。次年,他敕令朱?以谒罩萆枇⒂Ψ罹郑?以10条或20条船为一纲,向东京运送奇石异木,此为“花石纲”。用于运输花石纲的舟船和费用肯定会影响*府的漕运开支,其中包括以百万贯购买600万石米的*府经费。北宋朝廷大大减弱了平抑东京粮价的力度,无疑是放弃了与私家粮商的竞争。粮商们趁机纷纷向东京漕运粮食,在囤积中等待善价。千真万确的事实是:官仓渐渐空了。至北宋末,开封的粮价较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上涨了100倍以上! ◎看点五


懒惰的递铺官兵


画家在城门外画有高等级的驿站,一座木桥与院门相连,门前坐卧着9个兵卒,还放有两只公文箱,这显然是一队公差,像是在这里待命多时,已十分疲惫了。院子里卧着一匹吃饱的白马,一个马夫手持缰绳,斜倚一侧,似乎在等待马的主人。应在清早出行的差役队伍主事的差官快到晌午了还迟迟不出观,真实地反映了徽宗朝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


◎看点六


严酷的*争事件


1102年,徽宗改元崇宁,罢黜旧*。次年,蔡京下令焚毁苏轼、*庭坚等旧*人的墨迹文集,严禁生徒习读、收藏。苏轼的文字翰墨“既经崇宁、大观焚毁之余,人间所藏,盖一二数也”。在画中的两处,车夫们将被废黜的旧*书写的大字屏风当作苫布,包裹着旧*的其他书籍文字,装上串车,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销毁。张择端生动地捕捉到这个细节,反映了当时新旧*争的残酷和对文化艺术的破坏。


◎看点七


撤防的城门


洞开的城门静静地等待着亡国之日。《清》卷城门不是瓮城,无法构成防御体系,夯土筑成的城墙四处塌陷,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城门前后、城楼上下竟然没有一兵一卒把守,北宋的门禁制度已经彻底瘫痪了。意味更深的是,有几头域外的骆驼穿过门洞,门洞口露出一个胡人模样的驭手。这真实地反映了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看点八


沉重的商税


城门内头一家是税务所,门口有4个车夫运来一批装着纺织品的麻包,一个车夫进屋向税务官报税,税务官欲出具文字,门外的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一个官家想要的钱数。一定是高出来的税额引起了车夫们的不满,一个车夫向税务官递交了一份货单进行解释,另一个车夫急得大声嚷了起来,声音太大,惹得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徽宗朝税额激增,车夫与税务官的纠纷象征着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这完全是北宋的冗税制度激发出的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


◎看点九


泛滥的酒患


画中挂有“正店”招牌的是朝廷授权酿酒的酒店,“正店”右侧临街的屋子是供应军酒的地方,铺里有3个御林军士卒,他们奉命前来“正店”武力押送军酒。他们在临行前例行检查武器,正中一位戴着护腕的汉子正在拉满弓试弦,他大概刚饮了酒,浑身爆发出力量,显现出肌肉发达的体格。左侧一位正在系护腰,右侧一位在缠护腕。这些本应该在城门口站岗的军卒,却精神抖擞地现身于酒铺里,绝妙的讽刺手法体现了画家对宋军弊病的批判精神。


◎看点十


严重侵街的商铺


画中街道两边出现了大量屋檐前加建的雨搭以及从平房里伸展出来的遮阳棚和挡雨棚等辅助性建筑。这些建筑或开设买卖,或摆摊设担,经过数次“得寸进尺”,造成了北宋几朝都无法解决的“侵街”现象,导致交通拥挤、消防通道堵塞的顽疾,且愈演愈烈。有些商铺甚至开到了到桥面上,堵塞桥面通行。城门口亦拥堵不堪,无人管理。这些都是城市管理失控造成的。


张择端以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揭示了北宋将要灭亡的种种征候。徽宗朝的*治、军事和外交走进了绝地,同时北宋的社会矛盾亦进入最尖锐的历史时期,如官民之间、官官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屡屡爆发的境地。但正是在这个时期,北宋的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和文化艺术达到了发展的巅峰。北宋开明的文治与黑暗的苛*并存,造成了经济和*治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外部势力很容易摧毁它的*治统治,也正因为此,《清明上河图》卷所要倾诉的实在是太多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上河图十大看点3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