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父子和观众合影。
风雷京剧团八成是国内最小的京剧院团,没什么叫得响的名角,也没什么辉煌的历史,愣是没死——不,没倒闭,而且去年人家刚风风光光过了八十大寿,再而且人家还挣了钱了,再再而且,人家今年铁定了还要挣钱。
走进板章胡同深处,老剧社悄然而卧,红漆门紧闭,像是以前小康之家在闭户午休,纵使你东张西望,也探不出这家女儿的相貌来。旁边有个小店,门脸儿大敞,门口蹲着一条京巴博美西施雪纳瑞斗牛的串儿,屋里有老爷子卖鱼和鱼虫。我来了兴致,好久没看见卖鱼的啦!
风雷京剧团长叫松岩,54岁,像64岁的。年,京剧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松岩被忽悠来,当团长。风雨飘摇,人心涣散,债台高筑,可这毕竟是一家成立于年的老字号,而且就在天桥诞生。松岩爱惜这个招牌,跑遍了京城所有的涉外宾馆饭店,联系演出,上任一年,演出场,创造同类剧团一年演出最高记录。
挺到了80岁,风雷火了,因为松岩自编自导自演的京话剧《网子》。京话剧,就是话剧+京剧。实话说,到底什么味,我也不知道,因为没看过,只是听说去年演了66场,纯利润万元。
《网子》讲述了民国时期发生在戏班后台的故事,人们评价它是“话剧的壳里装着京剧的魂”。24日,一群老头老太太打破了板章胡同的宁静——《网子》的姊妹篇《缂丝箭衣》举行首发仪式,大伙都跑来看“角儿”,一位从通州来的大姐真不客气,抓过话筒就说:“您会讲故事,您改改我这个故事。我这故事说的是……”
《缂丝箭衣》28日至4月1日在天桥艺术中心首演,讲述的又是一段梨园往事,据说明年还有第三部《好角儿的代价》,从而成就了“原创京话剧的梨园三部曲”。松岩的儿子跟父亲一起参加首发仪式。父子俩在《网子》里就演父子俩。学导演出身的松天硕一语道破了父亲的难:“他演了一辈子的京剧,根本不会演话剧,每当他演得过瘾的时候,我心说,坏了,变京剧了,赶紧喊‘停!’他瞬间从高兴变成了沮丧。”
松岩说,“最难的事是,人过五十,抛弃你熟悉的一切,去开创一个新领域。刚才有观众问我,为什么11频道总放那几出老戏?我也纳闷,我觉得还是我们这代人原创的东西太少了。”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