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修辞手法的解释及运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根治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等。其中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1.定义: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例2: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例3: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成为“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1: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1: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1: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

例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例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一般出现“无数、万千等数量词”。

例1: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例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例3: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4: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1: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例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4.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6.常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比拟:

1.定义: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2.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3.分类: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例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例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例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夸张:

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1: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1: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用法: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1:烈日炎炎的午后,仿佛把柏油路都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扩大夸张)。

例2:青蛙从井口望去,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缩小夸张)。

例3: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5.运用时注意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排比:

1.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2.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例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衬或反对,是指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引用: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

特点:鲜明、递进说明的关系,多用于说明文和议论文。

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对具体的事例,更具体的说明了……,增添文章文采,体现说明文准确性。引用名言警句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反复:

1.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2.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3.分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对偶:

1.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3.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反语:

1.定义: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反问:

1.定义: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2.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设问:

1.定义: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

2.作用: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例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做标题,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至于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分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的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设问要用得恰倒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3.特点: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例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举例及分析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如:

①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④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这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办法。这个调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东西了,我们就要调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


  (毛泽东《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⑤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二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⑥老岩不是要在南方过年么?为什么提前回来了?一推门,我就看到了一个奇迹:一把褐色的样式古朴的陶土瓦壶,在蜂窝炉上咝咝地冒着水汽。(叶文玲《心香》)

⑦她像一只轻捷的小鸟一样飞走了。她刚一走,我就后悔了。晚上,校门口---这不明明是约会吗?万一让人看见了还讲得清楚?她怎么敢?到底有什么事呢?对了,一定是想把那张照片要回去,可是照片还在吕宏手里哩!(张抗抗《夏》)


  上面例①和例②是一问一答;例③是二问一答;例④是连接三个一问一答;例⑤和例⑥是二问不答;例⑦是四问不答。前面四个例句中,先故意设问,然后再自己回答,是为了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深入思考;后面三个例句中,问而不答,目的是让读者去联想,去回味。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在运用时首先要求我们对问题清晰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然后才能做到善问善答;还要立足全局,当问则问,不当问则止,这样才能使行文不呆板、有波澜。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问句。疑问句的特点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或引起对方的思考。而设问和反问的共同特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说话人心中有数。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同平铺直叙相比,反问这种说法语言强烈,能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在行文中,一般而言,设问往往用于语段的开头,表示问题的提出;反问则常用于语段的结尾,表示对问题的强调。

对比:

1.定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联想:

1.作用:(也同想象)使事物生动化,升华主题,点明中心。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

双关:

1.定义: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2.作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3.分类:

(1)表现温情关爱的双关修辞

好的广告语在运用双关手法时,除了要巧妙地宣传自己的特点外,还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做到既以品质本身吸引顾客,又以情动人,在浓浓的情意和关爱中宣传着自己,关爱着顾客。

例1: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广告语:中国平安,平安中国。这个广告是以情感人的好广告。这句广告语既使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又运用了双关。“平安”二字也是一语双关,此广告表面上是在宣传公司的名字“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句中两次重复“平安”二字,使“平安保险公司”的公司名称最大程度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另一层意思是对中国的美好祝愿,并且还巧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来祝福祖国平平安安、日益富强。这样的广告语也让人感受到温馨和自豪。

(2)表现幽默机趣的双关修辞

幽默广告能将严肃的推销目的包容在轻松诙谐的喜剧气氛中,使消费者对商品或公司产生注意,在一种愉悦的心境中不自觉地改变态度。

例1:有一句方便面的广告语:来一桶,来一桶什么?这句广告语“是利用幽默中的悬念因素进行广告创意的”,让人看后不免一笑,“来一桶”一句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商品的品牌,又揭示了一种动作过程,还由于它特殊的设问句式,使得这句广告语具有了一种幽默的效果,达到促销的目的。这是一则让人轻松愉快的广告。

顶真:

1.定义: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2.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互文:

1.定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例2: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例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2.分类


  互文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完整,全面的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来,互文一般有四种类型(常见的有两种)。

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

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

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例如: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古文中,数字一般为虚数,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年)后凯旋时看到旧物的那种久违重见时的喜悦与激动。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按字面的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的战斗而后战死沙场,壮士从军十年凯旋归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死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都是壮士呢?事实上,“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是互相渗透,互相说明,在意义上是合指兼顾的。这句话的正确的翻译是:“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中“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为互文,应理解为“将军和都护(这里代指全体人)的角弓都(僵硬)无法张开,铁甲冷得无法穿上。”才更合理。


  隔句互文


  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


  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如《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排句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互文示例


  例子(1):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例子(3):《木兰诗》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⑤岸芷汀兰。


  例子(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毛泽东(意思是“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千里”和“万里”是互文。)


  例子(5):《观沧海》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星岛港迎港岛星。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移情:

1.定义: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2.作用: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两句诗的意思是: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

例3: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4: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白居易《长恨歌》)

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

例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6: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

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颗颗“相思泪”。

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

移情: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拈连:

1.定义: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

2.作用: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例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例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例3: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啊!

拈连与移就的异同:

相同点:拈连与移就属于词语的移用

区别:

(1)拈连以上下文的关连为条件,而移就不以上下文语义关联为条件。

例1:“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是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从上面例句可看出,前文的“承担战争”、“承担艰辛”是正常搭配,在末句中,构成拈连的两个词语“承担”和“离情”间的搭配,孤立地看是不合常规的,没有前面两句,这一句就不能成立。

(2)用来拈连的词语一般是谓语动词,而移就所移的一般是修饰语。

(3)拈连往往借助上下文联系,将上文描写具体事物的词语拈来,用于下文的抽象事物,而移就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只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植来修饰乙事物。

避复:

避复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运用的单调重复,有意选取同义词(或近义词或转借一个词)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避复。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凝练传神。

飞白:

1.定义:飞白又名“非别”,是一种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故意如实援用或仿效的修辞手法。从词义角度分析,“飞”即凭空或任意运用,“白”即错字或误意,所以“飞白”的实质是有意将错就错。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从而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例1:《龙须沟选场》里的一段人物对白:

娘子:那还能不填上吗?留着它干什么呀?老太太,对街面儿上的事您太不积极啦!

大妈: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不乱捧场,不多招事。

娘子:自从他得着这点美差,看自来水,夜里他不定叫醒我多少遍。一会儿,娘子,鸡还没打鸣儿哪?

大妈:他可真鸡极呀!

在这里,作者如实记录了王大妈将“积极”理解成“鸡极”的语误,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王大妈的守旧思想,增加了这段对白的趣味性。

从语言因素的使用角度而言,飞白可分为字形飞白(白字)、语音飞白(白音)、词义飞白(白义)和逻辑飞白等几种。

字形飞白利用的是文字使用上的错误,是因字形相近而读错或写错,被记录或援用下来而构成的飞白。

例2:成语“不识一丁”,语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个字。”因“个”与“丁”字形相近,人们将“个”误写为“丁”,以致以误传误,后来便把一个字也不识称为“不识一丁”。

最著名的利用字形飞白的事例是《杨修之死》中的杨修戏曹操: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我国古代书写习惯都是竖写,这里的“人一口”正是“合”的白字,杨修便利用这一飞白同曹操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也正是这种玩笑,加速了杨修死亡的进程。

语音飞白利用的是各种不准确的语音,如口吃、咬舌、方言等构成的飞白。

例如:杜鹏程《夜走灵官峡》中,便有一段这样对话:

他把我的手推开,提着两个小拳头,偏着脑袋质问:“哼,叫我‘小鬼’?我有名字呀!”他指着床上那个睡得挺香的小女孩说:“妹妹叫宝情(成),我叫情(成)渝!”

这里,作者巧妙的将成渝吐字不准的情态,通过“情”“成”的误读表现了出来。

再如鲁迅在《理水》中曾对一个学者口吃进行摹写,使文章显得非常有趣:

“这这些些都是废废废话”,又有一个学者口吃的说,立即把鼻尖涨得通红,“你你你们是受了谣言骗骗骗的。其实并没有所所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吗?我看鲧也没没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词义飞白利用的是用词上的错误,故意夸大、缩小、变通词义,而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就大词小用了“调查研究”,使讲话既诙谐有趣,又达到了对某些人的批评效果。

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以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总之,飞白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使自己的字、词、句、篇出现明显的“毛病”。这种故意“出错”的修辞往往能使语句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更为显著突出,为文章增添特别的情趣。

借代:

1.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2.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3.分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辨析:

第一,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和“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第二,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第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请看下面两例:

例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借喻)

例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借代)

例3: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例4: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例1、例3都是借喻。例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尽”“血肉”。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例2中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榨尽”“血汗”。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第二组更明确。“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平仄、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得不改换事物的名称。因而,借代的修辞手法就成了最好的表现手段。下面就此浅显地说说借代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一、出于对仗的需要

古代诗文是很注重对偶(也称对仗)的。就唐代律诗来说,一般要求颔联、颈联都要求对仗。譬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借代的修辞手法在对仗中的体现,主要是运用了借代这种修辞手法中借“乙义”代“甲义”来进行的。借代的修辞手法主要包含有借声、借物两种基本形式。下面我们用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为例,看看借代在对偶中的所产生的作用。

全是如下: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是对仗的。在此,我们来看看颔联这一名联:“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意思是说,(诗人)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的小事,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其中,“寻常”这里就不能仅仅理解为“平常”,而是从度量角度去理解。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常”。这样,诗人借“寻常”这一义项与下句的“七十”相对应,形成规整的对仗。

又如,杜甫的《恨别》,全诗如下:洛城一别四万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我们以诗歌的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为例,诗人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其中,以“清”的读音与“青”字相同来对“白”字,这是用了借代中的借声。这样,诗句就构成了工整的对偶句,完全符合对偶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的要求。

二、适应平仄的需要

诗词最是讲求音乐美。音乐是节奏的艺术。节奏就是音响运动中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有规律的组合。在诗词中,主要体现在诗句中平仄的和谐运用上。我们在此以宋欧阳修《蝶恋花》为例,谈谈借代修辞手法在词中的作用。

全词如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诗词体制格律》的要求,《蝶恋花》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句式均为七四五七七。其平仄普式为:

+

+——

韵+

——句+

——句+

——

韵+

+——

韵+—+

——

+

+——

韵+

——句+

——句+

——

韵+

+——

韵+—+

——

其中,“—”代表平声字,“

”代表仄声字,“+”代表可平可仄的字。词中,词人用“玉勒雕鞍”代“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而按词的平仄格律要求,这句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玉勒雕鞍”就符合前四字“仄仄平平”格式要求,而“华贵车马及乘坐的人”的意思相同外,平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借用“玉勒雕鞍”来代替,就符合《蝶恋花》的体制格律要求。

三、为了格式的需要

古代诗词是讲求一定的格式的,特别是宋词和唐代律诗确实少不了一定的规律。这里,我们用宋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来说说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满足诗词格式的需要中产生的审美效果。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词为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根据《诗词体制格律》的要求,《江城子》为双调,共七十字,前后片各五平韵。上下片句式相同,均为七三三四五七三三,也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为七言一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在二三句中,以“黄”代“黄狗”、“苍”代“苍鹰”。这样,不但适应二三句中“三三”位置的需要,而且“黄”、“苍”与其前后的“狂”“冈”“郎”等字合韵,均押平声韵“七阳”部。

象征:

1.定义: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一般常见于散文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作品中。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例1:在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由此作者联想到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有着相似点。

例2: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另外,联想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只要放得开,收得拢,做到形散神聚即可。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而在郭沫若的剧本《屈原》中,雷电则成了歌颂对象。

象征和比喻的异同:

相同点: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它和比喻有着相似之处。比喻就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一样,比喻也包含本体和喻体两部分,它要求喻体和本体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点,可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二者之间常用“象、似、若、好象、如同、仿佛、象……一样、如……一般”等比喻词连接起来,如巴金的《月》一文中,“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这句话,就是运用了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的特征。再如《海燕》一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就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海燕飞翔的敏捷、迅速,把海燕飞翔速度之快,身姿之矫健、勇猛形象地表现出来;“高傲”一词又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海燕对恶劣的环境无所畏惧的精神。

不同点:象征和比喻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比喻属于修辞范畴,它可以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的手法,它与构思相关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它一般都用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不言中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二是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散文作品中。

象征和含蓄: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散文中,尤其是抒情散文,象征手法经常被运用。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巴金的《曰》中,作者描写飞蛾,其用意不在于飞蛾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追求光和热而不惜牺牲一切的意义。所以在象征性散文中,象征的本体只是手段,寄情寓意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目的。

例1:鲁迅《雪》一文中,北方的雪有什么象征意义?(提示:作者通过对比,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对直面严酷社会现实并敢于抗争的北方的雪——勇士的高度赞美。)

例2:巴金《短文两篇》中,飞蛾、夸父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提示:飞蛾和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着志士为了祖国不惜牺牲生命。作者赞美飞蛾、夸父,就是赞美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战士。)

例3:高尔基《海燕》文中的海燕、海鸭、企鹅各象征什么?(提示: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海鸭和企鹅象征当时各种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常用象征手法举例:

1.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4.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5.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6.以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7.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8.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9.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10.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11.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12.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13.以桃象征长寿。桃是最常见的长寿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一些人在厅堂中常挂着一幅画有三个桃和五只蝙蝠的面,表示“三桃五福”。

14.以水仙象征来年好运。“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好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15.以枫叶象征鸿运。枫叶不仅至秋呈红色,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而且因为“枫”与“封”同音,故有“受封”的意思,在许多图画中,画着一头猴子栖在树上,树上有一个蜂巢(也是“封”的意思)。

通感:

1.定义: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例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例2:“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例3:他说的话听起来象蜜糖一样甜!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