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我非常重视毛豆的科普能力培养,而且我们平时看的科普节目全部是这样高水平的,可想而知,粗制滥造的科普动画片,我根本不会给毛豆看,不会浪费孩子的时间。那么也可想而知,让我和毛豆一集不落的全部看完的科普动画片,会具备怎样的高水准。4月份我推荐的科普动画——阿嘟白泽《这是什么》,前几天第一季更新完了。毛豆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全篇,他总催着我什么时候还有第二季!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科普动画片的样子。这就是国内顶尖团队的水平。不仅毛豆喜欢,很多妈妈购买后留言,“娃真的超爱这部动画片,现在的口头禅不是阿嘟吧就是白泽合体!”(提示一句:大家争取多多评论啊,好让我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每一个评论我都特别重视的)看到你们的留言我真的好高兴啊!不过有一条留言却让我思考了好久!这条留言是这么说的:别说,我还真的去找阿嘟白泽的制作方提意见了。结果呢,第二集的时长真的有改善!第一季的时长大多在5到8分钟。第二季每集的时长大多是8到10分钟。加量不加价,依旧是诚意满满的99元。而且,和大家说,跟毛豆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第二季的时长之所以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嘟白泽团队在细节上越来越较真儿。顿时有一种“我的钱花的更值了”的好感……就拿《梁龙》这一集来说,里面有一个梁龙吃杉树叶子的镜头。一晃而过的远景镜头就能解决的问题,白泽团队却给了它将近20秒的近景镜头。这是为啥呢?是因为制作方考虑到,梁龙的牙齿长在嘴巴前排,只能切断树叶却不能咀嚼,吃树叶的时候,它是直接把树叶吞下去的!为了让孩子们看清楚,团队如实建模,还原了梁龙吃树叶的近景,所以才有了下面这个画面。对动画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动画片的成本是按秒计算的,每一帧画面都需要用真金白银去砸。如此写实的镜头不仅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更会带来成本的大幅上涨。但为了让孩子们看清楚,弄明白,白泽团队还是老老实实在这些大家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下了硬功夫。我蛮敬佩这样的敬业精神的。再说一点。我在陪毛豆在看《梁龙》这一集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毛豆说:“妈妈,白泽动画片里的地球怎么跟我平时看的地球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的确,在梁龙这一集中,动画片里的地球版块跟地现在地球仪上的版块大不相同。我马上就明白了,这一集里面的地球正处于侏罗纪时代,那时候的地球版块的位置,跟现在自然不一样!这个细节都被制作方注意到了!这就是科普动画的“一丝不苟”,白泽团队咨询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后,决定给孩子们还原了侏罗纪时期地球板块的模样。所以,无论是画面的质量,内容的专业性,我觉得价值都远在99元之上!更何况第二季一点也没有提价!所以,带着毛豆一口气看了好几集之后,激动的老母亲发出了和观看第一季时一模一样的呐喊——买!放心大胆地买!1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给孩子带来科学和美的享受阿嘟白泽出品的《这是什么》集科普大动画,最吸引孩子们的就是精美生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带着毛豆看第一季的时候,里面的高清实景画面让我感到无比震撼。洒满阳光的蔚蓝海域,彩色的珊瑚和自由穿梭的热带鱼。晦暗的深海区,还有不知什么时候沉入海底的轮船残骸。蓝天白云下,孤独行走的骆驼在金色大漠上留下一连串的脚印。科幻电影一般的空间站。和真实场景一模一样的汽车修理间。还有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南极。高大上的磁悬浮列车。摩天轮。《这是什么》第二季很好地延续了这个优势——画面更加写实,更加细腻,呈现质感上更加精致,某些时刻给我的感觉如同IMAX电影一般!在这里我写了好几版都给删了,觉得文字还是描绘不出这种视觉上的震撼感,那就先来看看第二季的宣传片吧!以第二季中的《珠穆朗玛峰》这一集为例,里面的画面写实到哪种程度呢?天空中的云朵,有纯白、粉红、灰蓝、淡紫等不同的颜色;远处的雪山上,夕阳的余晖勾勒出金灿灿的山峰,白雪有了璀璨之感,而山坳处的积雪和岩石,因为照不到仰光,则是冷硬冰凉的模样。高度写实的画面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黄色小人白泽像是山峦间跃动的精灵,也像是一头扎进动画世界的孩子本人,可以借着白泽的视角,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一览众山小。如此写实的画面,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阿嘟白泽团队从专门研究珠峰的科学家手里拿到了珠穆朗玛峰的的现场视频、高清照片。然后,他们将视频与图片,以及动画片里的视角相结合,一帧一帧地调整、修饰的……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才呈现出了3D电影般的视觉效果,让观看动画片的孩子们跟随白泽的视角,有身临其境之感。具体的技术问题,虽然我很好奇,想问出来跟大家分享,但因为涉及商业机密,他们不告诉我(摊手)……我特别喜欢《岩石》这一集的画面——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着流向远方,两岸绿树葱郁,野草野花丛生,天空中有淡淡的阳光和飘散的白云,水面上跳跃着粼粼波光……让人有野外郊游的清爽感觉。细心点儿观察,你会发现画面美好治愈的同时,其实也高度写实——溪流边的巨大岩石因为水汽的浸润,爬满了星星点点的青苔;靠近岸边的水流比较浅,所以颜色清亮,可以看见河床。中间的水流比较深,呈深碧色,一眼望不到底;两岸的野草野花种类繁多,连树木也有好几个品种;太阳周围的天空闪烁着金光,而远处的天空则是淡蓝……画面切换,就连岸边默默无闻的狗尾巴草,也有纤毫毕现的超真实质感。《海王星》这一集里则充满了科幻电影的高级感。淡蓝色的星球,不同层次的行星环有不同的色彩,聚集了不同的物质。远处的宇宙中,星星们或明或暗,闪耀着光芒。如此恢弘、精致的画面,你说是国外某知名导演新出的科幻电影我都信。该写实的地方高度写实,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又色彩鲜艳又无比和谐。在梁龙宽阔的脊背上摆张桌子,开开心心享受美食。“嘿哟,嘿哟……”跟好朋友们一起抬着水管给高大的梁龙冲澡。带着小鹿机器人在粉色的梦幻田野里玩耍。神秘洞穴里藏着的瑰丽世界……孩子如果能够准确描绘自己的梦境和想象——应该就是如此纯净的画面吧?2系统化的知识+新增自然、人文内容领域除了精美的画面,《这是什么》第二季还有另一个值得好好夸一夸的地方——它传递给孩子们的,都是系统化的优质内容,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碎片知识。第一季的集内容,分别对应7大内容领域,训练孩子的空间敏感、对细小事物的敏感、工具和材料敏感、安全和防护敏感、生理和心理敏感、榜样敏感,以及对求知和前沿科技的敏感。每个领域里的内容,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一环扣一环,慢慢为孩子搭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生理和心理敏感领域,既有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眼睛》《皮肤》《手》《牙齿》《骨骼》,也有看不见但却超级重要的《脑》《细胞》《基因》《营养》,还有孩子们每天都会做的活动——《睡觉》,以及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能》。《这是什么》第二季延续了「系统化」这个优点,在原来的7大内容领域框架中填充了许多新鲜有趣的内容。以空间敏感领域为例,第一季里有关于自然空间的《海洋》《沙漠》《戈壁》《南极》;第二季增加了《草原》《峡谷》《洞穴》《瀑布》。第一季的空间敏感领域有关于宇宙空间的《空间站》《月球》《北斗七星》,第二季继续带领孩子探索浩瀚宇宙,有《生命起源》《宇宙大爆炸》《银河系》《彗星》《天王星》《木星》。在保持原有框架,继续填充系统化、条理化的优质内容之外,出品方阿嘟白泽还在第一季的7大内容领域之外,增加了一项「自然和人类文明敏感」,讲述了《珠穆朗玛峰》《敦煌》《金字塔》《博物馆》以及《建筑》的故事。我和毛豆都超级喜欢《敦煌》这一集,不仅是因为它的每一帧画面都有电影般的复古感和精致感,也是因为它让孩子意识到,在宇宙星空、高山大河之外,人类文明的世界同样浩瀚迷人,值得我们细细探索。可以说,它扩展了孩子对于世界外延的理解。不仅毛豆看得如痴如醉,就连我心里也有一种冲动,想把每一张图都截下来作为电脑屏保。3儿童性教育内容,提升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什么》第二季让我心动的另一个点在于,它增加了儿童性教育的内容。很多教育专家都说,“儿童性教育永远不嫌早!”喊口号容易,但实际操作层面,老母亲们都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深浅度如何把握的问题。讲浅了没效果,讲深了吧,大人容易尴尬,小孩子也根本没办法理解。《这是什么》第二季的《性别》里面,小白泽和好朋友甜甜的宽边帽将会带着大家探索性别的差异,以及小男生和小女生该如何与异性相处、保护好自己的问题。动画片的导入非常巧妙——它没有一上来就讨论男生和女生的区别,而是利用了小孩子都特别喜欢的“过家家游戏”。“白泽和好朋友甜甜的宽边帽有很多很多玩偶……现在,他们要玩过家家的游戏,白泽演爸爸,甜甜的宽边帽演妈妈。他们两个人要照顾这么多小朋友吃饭、睡觉、洗澡……”“玩过家家的游戏时,白泽是男孩,所以演的是爸爸。甜甜的宽边帽是女孩儿,所以啊,演的是妈妈。”“小朋友们有的是男孩儿,有的是女孩儿,男孩儿跟女孩儿有很多的不同。”这个开头亲切、自然,没有一上来就聊性别与性的尴尬与严肃。另外,有白泽和甜甜的宽边帽这样的同龄玩伴做引导,孩子们观看的时候自然更加投入,也更容易接受里面传达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接下来,白泽和甜甜的宽边帽用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大家——“在泳池里,穿泳裤的小男孩和穿泳衣的小女孩在一起打水仗。小朋友们游泳后,小男孩跟爸爸去男更衣室里换衣服,小女孩跟妈妈到女更衣室换衣服。”“小男孩进男厕所,小女孩进女厕所。”“小朋友们注意到了吗?男孩跟女孩有很多地方不一样。男孩和女孩就是人类不同的性别。”随后,白泽又带着小朋友们解决了几个和性别相关的问题。首先,为什么男孩子要站着尿尿,女孩子要蹲着尿尿?“男孩的身体上有一根小管管,爸爸的身体上也有一根小管管。它可以让男孩和爸爸站着尿尿。”“小女孩和妈妈一样,身体上的隐秘地带没有男孩和爸爸一样的小管管。所以,女孩和妈妈是坐着尿尿的。”另一个经典问题就是,小孩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恐龙送来的?顺着小河漂来的?还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当然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担心小朋友们不理解怀孕的过程,动画片里这样解释道——“就像是花的种子落在土里,长出小苗一样。小圆球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两百八十天左右,妈妈就可以生出小宝宝了。”讲解完性别相关的小知识后,动画片里还叮嘱大家学会区分性别和保护自己——“男孩和女孩身体上不一样的地方,一定不能让别人看、说和触碰,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人,都不行。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哦!”4由日常生活入手,宏大的主题也能讲得清楚明白很多老母亲都夸赞阿嘟白泽出品的《这是什么》是一部“硬核科普动画”,里面讨论的主题都很宏大,有机器人、AI技术、黑洞、月球、磁悬浮列车等等。觉得高大上、有营养的同时,不少老母亲都有点儿担心——“这么复杂深奥的话题,短短几分钟的动画片,能讲明白吗?孩子那么小,能听懂吗?”出品方阿嘟白泽的官方建议观看年龄是3到8岁,我们测试组里面也有3岁多的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不说,还会指挥妈妈帮忙选集,“我要看灰巴蜗牛!我要看黑洞!我要看火山!我要看彩虹!”所以,孩子能不能看懂的问题一点儿都不用担心。给孩子们讲大道理,还能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什么》都做到了。《这是什么》每一集里面都有一个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物品作为导入,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便于孩子理解。比如,前面提到的《性别》这一集里面,就用白泽和甜甜的宽边帽玩过家家游戏,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妈妈为导入。《生命起源·上》里面也是如此,如何把话题引向复杂的生命起源呢?动画片里设计了一个母鸡下蛋的场景,白泽发现农场的老母鸡趴在鸡蛋上一动不动,以为它生病了。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啊,鸡妈妈是在孵小鸡。白泽等了很多天,终于,“一只嫩黄的小鸡啄破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小生命。鸡生蛋,蛋生鸡,这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繁衍的形式……”原本复杂深奥的话题,一下子有了一个简单贴地气的落脚点,孩子自然爱看,并且也能看懂。《梁龙》这一集,开头的场景是白泽背着包,里面装着很多工具,有锤子、凿子、刷子……白泽要去干嘛呢?随后,场景切换——原来,白泽是去野外做古生物考察去了!野外探险,还跟古生物相关,这样的环境设定哪个小孩子会不喜欢呢?自然就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奇妙的恐龙世界!除了开头贴近生活的导入场景,正式情节里也有不少“小心机”的设定,既是为了方便孩子理解,也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第二季《机器人》这一集,白泽身边有一个随身小伙伴——小鹿机器人。它的外形酷似一头活泼的小鹿,可以帮助白泽打扫卫生,可以给白泽播送当天新闻,还可以让白泽在家里就听见学校老师的课,顺便把白泽的声音、模样传送到教室里……无所不能的设定,贴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轻轻松松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毛豆看完这集之后,心心念念想要一个小鹿机器人,“能跟我出去玩的那种!”5每集不到1元钱和第一季一样,《这是什么》第二季一共集,毛豆妈团购价只要99元。如果你上次没有下手,这次两季一起购买,还有额外10元的优惠,集专业精美的科普动画,只要元!平均算下来,每一集的观看成本才9毛钱,去楼下便利店买根冰棍儿都不够,但却可以请来一位术业有专攻的科学大牛,给孩子讲述草原、海洋、沙漠以及宇宙星空、人类文明的故事。并且呢,购买之后终身可以无限次观看,《这是什么》支持多种设备播放,出门玩儿的路上怕孩子无聊吵闹,可以用iPad给他播放。在家的时候,可以用电脑播放,还可以投屏到智能电视上,全家人在沙发上一起看!手机当然也可以,但手机屏幕还是太小了,伤眼睛,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用手机给孩子播放。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是什么》系列动画片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