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考ldquo猪队友rdq [复制链接]

1#
?每日一考

“猪队友”滕子京

每日一考

易难学好

速来烧脑

请听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人传唱的千古名句,源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开篇即提到一个名叫滕子京的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哦哦哦,原来这人是一位被贬斥的能臣。能臣却被贬,这是为什么呢?疑惑的同时,是不是也对滕子京这人产生了几分同情?然而,滕子京被贬,还真算得上是“咎由自取”哦。滕子京,名宗谅,不拘小节,耿直豪爽,曾因太后刘娥恋权不愿归政于宋仁宗,上书言事而被贬。宋军与西夏大战,经历三次大败,主力损失殆尽,西夏军剑指泾州城。泾州知州滕子京整编百姓守城,历经种种艰难,终于坚持到了范仲淹率军驰援。战后,滕子京将战死的宋军编辑成册,祭奠于佛寺,安抚遗属。其政治军事措施产生效用,泾州百姓很快便安定下来。在危机面前有着大无畏的气魄,滕子京怎么说,也得是一名能臣。但如前文所言,战后他采取的安民措施,有效是有效,但是花过钱的不是?有名的公使钱案于是被御史梁坚炮制,弹劾他贪污公用经费十六万贯。我的个乖乖,十六万贯!泾州这种小地方,一看便是御史梁坚把各种各样的官方资金都算进去了。有人弹劾,朝廷自然得就例行派人去调查。还好,宋代有明确规定“刺史以上所赐公使钱得私入”,也就是用不完的公使钱就归高官所有了。就算是使用当地政府资金处置军政大事,甚至拿来做生意,只要滕子京还款的时候给足利息,就算没什么事儿的。政府是承认这种搞法的,那自然是合法行为。况且,滕子京可是做出过成绩的能臣,在给滕子京写的墓志铭中,范仲淹清楚地说,滕子京是拿余贯招揽少数民族部落,用来对抗西夏,属于正常经费,且以往都是这么干的。这么多可以开脱的理由,滕子京该是没甚大事儿的吧?且慢!因为,就在这节骨眼儿,这位老哥居然干了一件蠢得不能再蠢的蠢事:烧账本!这可太让人始料未及了,也让人大叹活该!为啥呢?正因为前文说了,那是说得清的事儿,他这把账本一烧,性质一下就变成对抗朝廷了。其实这老哥的本意呢,也只是不想牵连别人,认为烧了朝廷也就没有证据来纠结这事儿了。呵呵,也就只有他这么认为,朝廷可不干。范、滕关系亲近,范的死对头吕夷简宰相等认定二人为“庆历*人”,极力要求重处滕子京。滕子京由此被贬到虢州,好在没给要了老命。小人王拱辰这位御史中丞不服气,继续和多人一起施压,仁宗只得把滕贬到湖南岳州,也就是今天的岳阳。离开西北,还谈什么战场上建功立业?自己的政治前途被毁,把范兄弟正在实施的庆历新政也牵连了一把。但滕老哥毕竟是滕老哥,他可没就此沉沦。在岳州,他兴修水利,兴办教育,还想着要重修岳阳楼。这又得涉及大额款项。不过,吃过亏的滕老哥这回儿没有挪用公款,而是当了官方追债人。怎么理解呢?也就是说,他以官方的名义,揽了替人追讨欠款的活儿。官方出面,“老赖”们还有几个敢对着干的?生意自然火爆喽。“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哦嗬,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说到了这事儿呢。王拱辰后来说,滕子京把这些钱都不入公账,自个儿掌管,可拿了不少。但后面并没听说王拱辰再弹劾滕子京,那么滕究竟贪是未贪,想来还是存疑的。但滕子京终究算是大手大脚的人,这个应是不假,不过他到死也没有存款,只有“空斋图籍两三厨”。推测一下,他的钱,应该大部分还是花在了老百姓身上。扯蛋的是,他的政敌要抓住事儿做文章。当然,历史是后人的历史。请问,你眼中的滕子京是个怎样的人?请选择:

1.贪官

2.不贪,但大手大脚,不谨慎,被政敌抓着把柄而污名化

3.说不定还是个清官呢,陈世美不就是被当时心怀鬼胎的人给写成见异思迁,不顾糟糠的家伙了?

下一篇《每日一考》公布本题正确答案。答题方式:1.直接投票选择。2.在本文后面留言告知答案。3.给尘衣之约后台发消息告知答案。出题后提供题目方式:1.在本文后面留言提供题目。2.给尘衣之约后台发消息提供题目。上期《每日一考▌战争中为何不对跳伞的飞行员开枪?》答案:C。答对了吗?

注:

“每日一考”互动小板块,每天出一道题,看看你会做吗?不难,权当调料,同时开发智力,拓宽知识面,赶走老年痴呆。来,跟着我,每天做一道,每天学一点,让它成为习惯。

你认为这个小板块的题目,需要多大难度能接受?欢迎留言提出宝贵建议。

欢迎大家出题。同时请附简介+照片。

题目内容不限于课内,五花八门,冷知识……各种都可。

能来尘衣之约,一看你就是个有味的人。

今日主编荐读5篇

河伯专栏▌开绷直立

凯文?凯利▌未来12个趋势青春解读▌十个技巧改变心态

读《陈情表》不落泪,不谓之孝

刘际雄专栏▌赶天狗

在抖音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