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本好书,让我们重拾中国人的生活之美 [复制链接]

1#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7004389.html

“拥有物质的多寡,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这是如今这个物欲膨胀、竞争激烈的时代,让我们对生活产生的最大误解。

想要享受一餐自作的美食,

发现还差一套精美的餐具;

想起在午后阳光下读本书,

发现自己缺一个带飘窗的客厅;

想要跟伴侣享受一段二人时光,

却因为旅行预算争执不休。

然而,回顾我们的文学作品,就会发现即使在礼教森严、物质贫乏的明清时代,真正懂生活的人还是把日子活得有滋有味。

李渔用《闲情偶寄》告诉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最大的成功。

这位年前吃喝玩乐无一不精的文人,懂养生、爱旅行、修园林、搞发明……堪称东方古典休闲文化集大成者。一本《闲情偶寄》,汇总了他毕生经验,记下了他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协。

沈复用《浮生六记》记录了自己与芸娘二十三年的生活:一对平凡夫妇,将布衣蔬食的生活过得妙趣横生。

芸娘温婉秀丽、懂诗书,同时也爱吃臭豆腐;情趣高雅、懂生活,用的餐具是自己做的梅花盒;纵然陷入困窘,依然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简朴而精致。也不怪林语堂要大赞:“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大概做学问到了极致,都会有这样淡然的心境,能够看到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

心境之美

一位少年,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而到30岁时,已囊括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星云大师曾赞叹他“文如流水,语似冬阳”;南怀瑾曾笑言“我的下册,就交给他写了”。

他就是林清玄,年少成名,青年历经世事多变,中年清修得道,老年觉悟万物。

他的作品总是从容又淡雅。

因为他曾说过,似乎现在社会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只是程度不一样。人生就像一条“多恼河”,人们原本是为了去河边散步,可总有一个无形的烦恼推着人往下跳。

所以,他大概是希望可以通过安宁平静的文字,给焦躁的现代人重新拾回人生的美。

而他淡雅的文字的确卖得出奇的好,或许就是因为社会太浮躁,才有太多的人内心愈加渴望回归如他一般的纯净、从容、达观和情趣。

他写一碗小镇馄饨,在冬夜随着木鱼声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宁静、安心。一位老人,一袭布衣,一只木鱼,岁月在他那里仿佛就是一串云淡风清的声音。

他写竹林,同样选中了漫天风雨的时刻,仿佛只有在这样的天气,我们才能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

他说:“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小博集新知文库丨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点击图片购买

饮食之美

九年义务教育让汪曾祺、高邮、咸鸭蛋成为了一串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关联词汇。只要提起汪曾祺,小伙伴们都会高呼:咸鸭蛋!流油的咸鸭蛋!

不过,听说最初汪老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只出鸭蛋似的!”

不怪汪曾祺的小傲娇,提起他安利过的家乡美食,咸鸭蛋确实只是九牛一毛。在他的笔下,家乡的餐桌上有鱼有禽,荤素搭配。他用一生的文字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境遇,美食是最能治愈我们的方式。

无论是记忆中的故乡美食,还是各地特色菜肴,比起当下只会抱着大碗光吃不说的美食博主,汪老的文字更能勾起我们味蕾的兴奋。随手翻开一本汪曾祺的文集,都能把我们看得口水直流:

内蒙手把肉现杀、现煮、现吃,蘸着盐水、酱油或韭菜花,一手“把”着一大块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

北京老豆腐其实并不老,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小博集新知文库丨汪曾祺《人间草木》

点击图片购买

这位上世纪的的美食大家的吃喝日常,已经过去五十余年,可依旧鲜活如初。正如他自己常常喜爱用的一个比喻:菌子已经没有了,可菌子的气味还留在空气里。

文化之美

上世纪30年代,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在美国出版了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持续52周。

他就是林语堂,这部作品便是《生活的艺术》。

在书中,林语堂用英语给外国人讲中国人的个性与集权、逻辑与常识、成功与休闲,讲到了中国人的吃饭穿衣、花鸟树木、住房装修,讲到了我们的茶艺、酒令,讲古人如何谈天说地、讨论现实与梦想——实实在在的中国生活本身。

终其一生,林语堂都在探寻中华文化的重生之道,他用英文“重写”中国传奇和志怪小说、转述中国文艺思想、重释中国哲理智慧。纽约《先驱论坛报》就曾评论称赞林语堂:“用西方人听得懂的方式把东方介绍给西方,一字千金。”

他的文字不仅让世界读懂了中国,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他说孔子是幽默的,然而平常读者很难注意到。“最好的,我想是见于孔子家语一段。子贡问死者有知乎。孔子说:‘等你死了,就知道。’这句话,比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更属于机警一类。”

他说老子刁慈的“老猾”哲学却产生了和平、容忍、简朴和知足的崇高理想,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天地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下,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

小博集新知文库丨林语堂《动人的北平》

点击图片购买

山川之美

“我要趁着自己腿脚灵便耳聪目明尚能爬高下低跋涉群山远渡重洋之时,尽量多看看我们所居住的这颗美丽星球。”

怀着这样的心态,毕淑敏走过欧洲、非洲、美洲、北极、南极……当时,她已年近花甲。

她乘坐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之称的“非洲之傲”,不但记录了非洲各地人情风物、旅游见闻,还对车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沟通。

她曾经登临北极点,看着清澈海洋如蓝色水晶,北极熊浮动时,优雅如盛开的白莲花。感慨它们冰天雪地独来独往,或许是地球上最孤独寂寞的动物。

而在此之前,她是一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曾经在西藏阿里海拔米的苦寒高地,从卫生员到军医,一待就是11年。46岁那年又因为爱好,跑去攻读北师大心理学硕士,成了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

小博集新知文库丨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点击图片购买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不断行走的旅程,你想要的都在前方。

治学处世之美

季羡林,我们赞他为一代国学大师,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皆创下卓越成就。

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在他的随笔中,也经常谈到治学、作文:

他最爱的书有《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红楼梦》。

他说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句斟字酌、瞻前顾后,然后成篇,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小博集新知文库丨季羡林《做人与处世》

点击图片购买

后人评论他品德高尚、治学严谨,溢美之词不断,而他自己则想得更简单简单:做一个朴实而又谦和的人比什么都好。

美食、美景、生活、为人处世、传统文化

“小博集新知文库”汇集了这5位作家

最有特色的经典名篇

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在焦虑浮躁之时

留存一份对美、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小博集新知文库

京东满减50

点击图片购买

跟大师一起重拾生活中的美!

小博集

为孩子博集天下好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