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过江南大桥、官山大桥、秀山大桥,走向外面的世界,这是岛城人们节假日大众化的方向。这个周末,我和爱人突发奇想,车子拐下官山大桥,去官山村走走。
一条建设中的宽敞大道呈现面前,路面铺满了粗石块,道路尽头连接的是一条栈桥。我们下了车,一眼望去,栈桥已经完工,路面宽敞,混凝土路面和桥栏杆还显得粗粝。我们欣喜地走上去。往前走,看到2个工人蹲着,用小刷子刷着栏杆。我们停下来看,一边好奇地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这是官山村的通村道路,近2公里长。栈桥绕着山脚,沿海而建,弯弯绕绕,这可算得上是岛城最有情调的通村道路了。工人说,这是他们把建材一小车一小车推进来,造起来的,等彩色陶珠防滑地面铺好,铸造石仿木栏杆都弄好,那就更漂亮了。我趴在粗糙的栏杆上出神。桥的左边是山,在这冬日也依然苍绿,自然生长的树叫不出名,以突然闪现的红色种子收获我的赞叹。右边是高亭港,海水浑浊,深沉的模样,打着旋涡,近一点一个,远一点又一个,像魔幻的花朵。爱人说,这一段就是传说中的“盘水岙”。船来船往,岛城地面上的车子越来越多,没想到,这海上交通也繁忙。望向对岸的城区,县城不知何时开始,高楼林立,已然一幅都市的模样。磨心山是县城的制高点,又如同一个屏障,玉佛宝塔远在山顶又近在眼前。我们趴在栏杆上,日头从云层探出头来,给官山大桥描绘出一张黑白默片,这片海域曾经有大黄鱼跃出海面。
栈桥尽头是一条海塘,一半水泥路,一半泥地的海塘把海和村隔离开来。望向海塘的左边,一条小路通往村里,入村口狭窄,前后两座小山几乎把村庄完全掩蔽起来。右边是码头,简陋的候船室里贴着一张有关航班时间调整的通知。不过,村路开通后,村民将改变这种一天两班的轮渡出行方式了。两辆电动三轮车从村里开出来,两个老头到码头接出村买东西的老伴。说是坐船,其实就是从相望的对岸到这岸,十几分钟的航程,“新高亭渡”靠岸,十几个人下船来,码头上顿时热闹起来。三轮车载上大包小包,疾驰进村。我们和一对扛着扁担的老夫妻边走边聊。他们早年随着“小岛迁大岛建”工程的推进,和其他村民一起从村里搬迁出去了(现在的官山村委在县城的育才路上了),可是他们不忍舍弃旧日家园,隔三差五地回来,依然打理着自家田地。这次回村,就是来收割蔬菜的。他们说这样的村民还不少。当我们走进村里,看到田地都很整洁,无论是路边的,还是房前山下的,一陇陇,因为寒潮来袭,大白菜顶上都盖着瓦片,莴笋和别的蔬菜都盖着塑料布。田坎边没盖上的萝卜上半截拱出了地面,看起来有点冻伤。
官山岛是一个悬水小岛,位于岱山与秀山两岛之间,因岛形似“龟”,原称龟山,又因“龟”字不雅,改名“观山”,意为在该山上南可望秀山岛美丽风光,北与高亭港隔海相望,后又因谐音改为“官山”,寄寓了百姓更实际的愿望。据说清时岛上已有人定居。官山村以岛而得名,鼎盛时有多户,来人,现在村里只有20多人,都是不愿意离开的老人和守着多亩养殖塘的养殖户。这个村曾以渔为主,以农为副,渔业又以捕捞为主,养殖为辅,有渔民多人,拥有渔船40来艘。码头边搁浅的一艘小船,现在只剩下一副骨架,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们走进村,看到一片养殖塘从村口一直绕过整个村子,静静地,在冬日暖阳下泛着清泠的光。一条水泥马路贯通全岛,路面好干净,大风好像一夜之间刮掉了人们生活的痕迹。这个不大的旧日渔村,有着里外两个岙,中间是一条水泥筑就的隧道。隧道这边的房子都矮矮的,隧道那边的却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层楼房的样子,水泥的外墙,有的镶嵌着玻璃磨石子,在当时可是时尚和富裕的表现。我们看到一个黑灰砖石的老院子,有着高高的马头墙,一道木门,虽然简陋,却在告诉我们,主人不在,谢绝访客。房屋边有木柴整齐地堆放,鸭子在芦苇塘里捕食,下的可是咸鸭蛋?鸡在房前屋后散步,几只大公鸡领着一群母鸡,不知是哪只起了个头,各个群里的公鸡都相互应答起来。几个院子里晒着花色的被褥,主人在淘米洗菜,看到我们,并不好奇和惊讶,只是笑眯眯地说:“你们来走呀。”黑色的猫咪回头盯着我们,随时准备蹿上墙去。一只大黄狗蹲在路上,一只小个子的京巴却在竹篱笆的院子里卖力地叫。
村子说是悬水小岛,房前对着的却是山,房后倚靠的也是山。山上高高的电线塔像哨兵一样。房前屋后的树木高大,枝干粗壮,薜荔缠绕。文旦树上挂满金黄色的果,地上也落果无数,我把它们捡起来,摆到围墙上,拍了个照。剥开一个尝尝,自然果酸。柿子树从一个挂着铁将军的院子里伸出来,果子已然干瘪。村里好几口井,井台干净,打水桶静静地放在洗衣台上,等待有人来用。路边一户人家飘出香味来,到午饭时间了。我的肚子也开始抗议了,于是折返。在隧道口,碰到一群老人,他们说说笑笑,穿着花色的居家服,趁着天晴,他们来“常回家看看”。
官山岛深水海岸线环岛四周,早在年,国家科委就确定在岛南侧的龟山航门开展10千瓦潮流发电科研项目,这是国内首次潮流能开发的试验。我们本想去看看,可惜走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项目所在,只看到一望无际的海,在一条长长的海堤外波浪翻腾。
原路返回。此刻码头上空无一人。再回头望望,官山村只露出个狭窄的入村口。走在栈桥上,我觉得自己有两个小心思在转动,一个说,这个村像是我们不经意间发现的秘密,一个桃花源,我希望它一直安静地在那儿,哪一天我们觉得累了、烦了,可以去走走。另一个却说,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村,走下官山大桥,走过通村栈桥,走进村去,让这个安静的旧日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