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贤三说我和我的小福 [复制链接]

1#
我的老家在淮河边的凤阳,都说凤阳是个好地方,可是自明清至民国,凤阳人都是讨饭耍猴唱小曲的形象。我记事的时候,凤阳的经济也没有大的好转,每年秋收后,生产队都要给农民开介绍信,集体出去乞讨。当然,乞讨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背景,也不用多说。我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住在县城里,除了农忙时节,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登门要饭的人。我们那的人,只要来了,一分两分钱,一个馒头,半碗米饭再或者一碗山芋干煮锅巴,总是不会让来的人失望。是善,也是礼。我的外公和外婆是不养狗的。一者狗的食量大,不像猫可以捕鼠逮鸟吃野食,二者来了讨饭的狗会乱叫,甚至撕咬,伤着人不好,吓着人也不好。因为这个原因,我家经常有讨饭的自己开了大门一直走到堂屋门口,才跟外婆伸出碗,低声说,大娘,给口吃的吧。所以在我外公家,院子里有猫,有鸡,有鸭,水井里还有我养的小鱼,可是就是没有狗。其实我很喜欢狗,特别是老家那种敦敦实实的土狗,忠诚聪明,真的很让我心仪。有一年冬天,我都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舅舅从外面回来,把我鼓捣醒,不知怎的,我的怀里就多了一个小奶狗。毛茸茸,胖墩墩,鼻子一吸一吸地。就这样,那个黄白相间的小奶狗天天跟在我后面跑了三天,也在我怀里呼噜呼噜睡了三天。终于,小狗还是被外婆让舅舅送走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明白,其中的曲折,哭了一场,也就算了。可是,我的梦中却一直想着一条属于我的小狗,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终于,我的梦想在儿子上大学的第二年实现了。三年前的一天,好友问我,要不要小狗?又赶紧补一句:不是什么品种狗哦,是小串串!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当然有得挑,还是提了点要求:黑的,小型的。夫人自幼特别怕狗,小区里但凡见到猫狗都躲得远远地。儿子上大学后,我也曾经试探着问她要不要养条狗,夫人严厉拒绝,撂下一句话:敢养狗,我就走。说是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未雨绸缪做起了基本功课。第一课:欲擒故纵。每天找些有趣的狗狗视频,独自看,故意的笑。夫人一开始不大理睬,可架不住二哈的蠢萌,偶尔也看看,看了也会笑笑。第二课:循循善诱。既然你也喜欢看,那就给她地址,让她自己找了看。看着看着,夫人从心里开始不太排斥那些狗狗。第三课:围魏救赵。预定了小奶狗,就经常给夫人看动态,今天睁眼睛啦,今天能爬了,今天这小家伙被欺负了。虽然我知道夫人早就心里接受了那只可爱的小狗,可是真的有一天,小狗来到我的面前,我还是像当年第一次带夫人回家时一样——惴惴不安!那年春节后,朋友终于把给我在手机里看过无数遍的小狗带给我了:五十天的小奶狗,刚刚断奶,放在手上肉球一般。可惜不是黑的,纯白,耳尖的毛有点黄,是个小京巴的串串。下班后,我和小狗一起在沙发上等着夫人回来——是坚决反对,亦或谨慎接纳,这是个问题!门响了,夫人回来,看着我的眼神就问:在哪?我小心地打开沙发上的盒子,那一刻,夫人立即伸出了手,柔柔的把小狗抱了出来,放在怀里——我真的开心极了。从此,这只小京巴成了我们家的一员,天天摇着尾巴,默默的填补着儿子上学后我们的无聊时光,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小福。京巴是小型犬,比较温顺,就是毛很浓密,家里到处都是小福的毛发。每次扫地、拖地,小福都跟着拖把四处跑,一开始还喜欢咬拖把,后来看着清理出来的他自己的毛,估计也有些不好意思,不再咬拖把了。小福很认人,除了我和夫人,唯一不警惕的就是儿子。周末带他去父母家,母亲给他肉吃,小福总要不放心的嗅嗅再嗅嗅,吃完了也不大有索要的举动,总要保持着假装的矜持。今年夏天,父母临时搬来和我住,小福作为东道主,倒也很有些大度,不到三天,早就抛开了往日的谨慎和矜持,和我妈混得贼熟,每每吃饭,总是生出前爪,拍拍老太太,眼睛直直的看着我妈。老太太这时必然会拣出盘子中的瘦肉、鸭脯,细细地撕了喂它。日子总是那样的散漫,小福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的生活,也存在于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