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里,耳边传来:
“哎呀,不知不觉我怎么又刷了那么久的手机呀”
“不行不行,我要开始学习了,不能再刷视频了”
“手机太好耍了,我不睡,我要节约时间玩手机”
.......
朋友,你是否曾为自己控制不住刷视频而耽误了学习或正常生活所懊恼?
想知道刷视频根本停不下来的奥秘吗?
首先我们来从心理学和生物学角度看看为什么小视频有如此大的魔力?
原因一
心理学原理------嗑瓜子理论
◆◆◆◆
你是否会观察到生活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人们在嗑瓜子的时候,随随便便几小时就没了,但是换成学习,有些人学几分钟就感觉头疼,更别说学几个小时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一粒瓜子,从嗑出来,到吃进去,只要几秒钟,你就能得到一个正向反馈,也就是说,你每做一次,就得到一次奖励。
但是学习得到的回报来的太慢,很多人没有这个耐心。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耐心变得越来越差,发一条消息希望对方秒回,没有收到回复就会坐立不安,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而抖音就是利用了这个效应,人类期待及时的反馈,这样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得到了怎样的回报。所以抖音将视频的时间缩短,每看一个视频就会有收获,也许是快乐、也许是新知。
反馈周期被缩短了,我们的体验就非常好,不用考验我们的耐心。这就和嗑瓜子磕到停不下来是一样的,如果抖音的视频拍的很长,看了好久你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那么你就会失去耐心,赶紧翻到下一个视频;反观那些极短又较有趣的视频,会被人反复重播。
你在公共场所一定听过某一个大妈或大叔的手机里超大声外放出不断重复的抖音洗脑流行曲吧,是不是很洗脑呀,是不是很魔性啊。
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你嗑瓜子,嗑出粒瓜子,但是不能吃,必须不停地嗑,那么有多少人会坚持到颗呢?也许有人嗑3颗就受不了了,但要是能马上吃上瓜子,就会十分快乐,并想要继续。由于大部分人的耐心是很短的,所以,抖音就是利用了这个人类的弱点。当你开心地刷着抖音,欣喜每一个视频都那么短,这样同样的时间就可以看好多视频了。但是,你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越刷越累,也并没有刚开始那么开心,眼睛酸,脖子疼,到最后完全像是被什么操纵了一样,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还是期待能刷到有趣的视频,于是到手指不停的滑动,你并不知道到底是你自己想要滑动,还是抖音让你滑动。
于是,你的身体不听使唤,不停地重复着机械运动。
这就是大多数爱刷视频的年轻人的常态。
原因二
生物学角度—我们的大脑
被“回报机制”操控了。
◆◆◆◆
什么是回报机制?
也就是当我们感知到,接下来的行为能够获得奖励/回报,大脑就会变得异常兴奋,然后去做这件事情,无论这件事产生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我们的身体都会照做。
这个过程非常微妙,很多人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就算是已经了解了这种机制,我也还是会忽略它的存在。
说了这么多,我相信你还并没有听明白,因为我并没有讲完。
我想举一个经典案例,那就是巴普洛夫的那条狗,相信你在高中生物学条件反射章节时,老师一定说过这个经典例子。
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为什么主人摇铃铛,狗就会流口水呢?
因为当狗狗听到铃铛声的时候,就会联想到食物,自然就会流口水,而且还会飞快跑向主人。
这就是条件反射。由这个经典的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使人感到快乐。因此,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会促使我们去做那些有可能获得回报的事情。
也就是说,当大脑幻想即将到来的奖励,就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整个人变得兴奋,期待接下来的即将发生的事情,然后去行动。
就像“望梅止渴”的故事一样
/p>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哈哈,看不懂古文了吧,
以下是译文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把这个理论放在抖音上,就是这样的场景:当你得知,刷抖音会看到新奇的视频,有的搞笑、有的新颖、有的能获得新的认知,这些对你来说都是奖励,所以,大脑不停地分泌多巴胺,然后变得异常活跃、兴奋、期待,最后行为结果就是不停的刷手机。
因为你的大脑持续活跃,期待下一个视频更加搞笑、更加新奇,所以你的大脑不想停下来,于是,你就会不停地刷手机,直到将时间耗尽。
也就是说,你已经被多巴胺牢牢地“拴住了”。
一旦被多巴胺分散了注意力,人就会特别想去做那些促进脑内分泌多巴胺的事情,对那些事情非常执着,这样一来就会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一旦停下来,就会感到一种空虚、不安以及紧迫感。
这不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欲望,而是一种接近恐慌和窘迫的感觉,不信你可以试一下,刷手机刷到非常兴奋的时候,突然要停下来,整个人就会非常难受、纠结、内心不安,总感觉不习惯。所以,很多人晚上刷手机刷到深更半夜,其实不是他想熬夜,而是手机想让他熬夜。如果你尝试晚上提前关机,你会发现,你的时间变多了,而且一定会早早睡觉。所以,熬夜到凌晨的你,不要责备自己,应该责备手机。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太气人了,于是拿起来身旁的手机,狠狠的按下了关机键,或者是整个人陷入无限的负罪感中。
其实,人在吸毒、吸烟等等之前,都会发生这样的过程,就是大脑被多巴胺操纵了,想到了就会去做,很难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会非常局促不安。
◆◆◆◆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多巴胺的分泌也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我来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你就明白多巴胺的分泌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当你的老师说:“你再努把力,以你的实力,考到年级前十不是问题,到时候考上名校,进入知名公司,等着你的有可能是担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
于是,你很可能瞬间热血沸腾,变得兴奋,然后充满斗志,觉得未来那么美好,现在一定要认真学习。
此刻,你的大脑一样也在分泌多巴胺,但是,它扮演的是“天使”,而不是“魔鬼”,你整个人是一种正向积极的状态,全身热血沸腾,即将准备努力奋斗。
再比如:“你的老板为了激励你,对你承诺,只要你做完多少业绩,就有非常大的惊喜等着你。”你可能会想:这个惊喜是什么呢?好期待啊,如果是一个一万的奖金,那我岂不是要开心死。
所以,你的大脑依然在分泌多巴胺,你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奖励,然后你会非常卖力的工作,就算非常累,你也会坚持下去,因为你的大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奖励,你同样被多巴胺操纵了,但是,此时的多巴胺是一种正向的激励。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多巴胺的正向激励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我们要讨论的是它的副作用。
比如,你在学习的时候,觉得学习太枯燥了,好想放松一下啊,于是拿起身旁的手机,欺骗自己,承诺就刷一会手机。
可是,两个小时过去了,你还是意犹未尽,根本停不下来。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懊恼不已,因为你浪费了大把时间,甚至会觉得自己自控力太差,从而自暴自弃,但千万不要摔手机,因为你可以拿到我这里来换不锈钢脸盆、手工菜刀、剪刀......(咳咳,跑偏了)
其实,这不是你的错,因为这个人造的互联网世界,到处都充满了诱惑,这些互联网内容的设计者,掌握了人类的弱点,将他们整合到APP中。
我们每个人都中了互联网的圈套。互联网、社交网络、购物平台等等,都是经过设计者专门设计出来的,利用了人类容易上瘾的特点。
这些,都是商家的套路。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专注,争取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争夺你的注意力,消费你的流量,你浪费的时间,你所看到的广告,就是他们要的利益。如果你不刷微视频,还有各大游戏、网剧、直播、网络小说等着你入坑。
结语: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刷抖音是自愿的,花费的时间就是自己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必争论,因为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别人无权干涉。
但是我想,肯定有人想要花更多时间来学习或者工作,而不是将时间全部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刷两个小时抖音,因为你会非常累,而且完全达不到放松的目的,也并不会真正开心,你所感觉到的开心都是多巴胺君给你构设的假象。
很多时候,你完全可以用这两小时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比如陪父母、研究一道美食、陪孩子、和好友出游抑或是学习一项技能、去独处、去思考……
-end-
文字:HU一han
排版:HU一han
-TEN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