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巴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醉里飞花令愿望刘晓林爱在无声处 [复制链接]

1#

爱在无声处

作者/刘晓林


  岁月好似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间几年、几十年光景就默默的过去了。突然发现如今我也快到了父亲当年退休的年龄。回首往事,真让人心里有些许感慨惆怅和酸楚。


  屈指算来,父亲退休已经快30年了。按照孔圣人的说法,父亲如今已经属于耄耋之年了。


  父亲的工作历程着实简单得很,他的工作经历可用两个部分概括,一是前半段近20年的教育工作,二是后半段10余年的纪检工作。他前半段的教育工作经历因我年龄尚小,了解也甚少;后半段的纪检工作经历期间我已长大成人,并有幸和父亲一起在县委机关大楼共同工作了几年,因此对父亲的工作情况了解略多一些。


  我从小没见过姥爷,姥姥把我从小带大。听姥姥说,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挺大的,他是师范学校毕业,年龄不大就当了学校校长。有时候为了工作能把学校犯错误的男老师训的哭鼻子。有时为了工作会和其他学校班子成员争得面红耳赤。还断断续续的耳闻因为姥爷在解放前当过老师,解放后姥爷一直没有下落,疑似被国民党胁迫去了台湾。父亲因此受到了多次调查、怀疑、甚至是误解,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父亲一定没少受牵连。很难想象父亲是如何谨小慎微担惊受怕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父亲进入纪检部门工作,应该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个年代教育系统优秀的教职工是党政机关扩充工作人员的主要选择对象。由于父亲干事认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上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又有撰写文字材料的特长,组织部门就顺理成章地把父亲从教育系统调到了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也正是从这个时候父亲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的第二乐章。


  工作伊始父亲是做秘书工作,他的钢笔字既苍劲有力,又很耐人欣赏,粗看似草书实则法度严谨,是县委办公楼屈指可数的“笔杆子”。我的钢笔字很受父亲的影响,尽管我极力模仿还是自叹佛如。


  几年后父亲进入纪检委领导班子。在这一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把精力旺盛的时光贡献在了纪检工作岗位。这十几年,父亲非但没有好高骛远,产生远离岗位的想法,反而对这行工作乐此不疲,从未泄劲,坚持10多年如一日,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徇私情,秉公办案,工作中兢兢业业,勇挑重担,处理案子敢于碰硬茬,不怕得罪人,也不曾想过会不会得罪人,一股劲儿直干到按政策退休。


  说真的按多数人的观点都认为纪检工作真是个费力不讨好还要得罪人的工作,正如当年有的人半开玩笑的形容那样“组织部门的工作是个喜庆的工作,也是让人羡慕憧憬的工作。纪检部门的工作是个让人绕着走的容易得罪人的工作”。我好多年一直都没弄明白父亲为啥在这个岗位一干十几年,没有丁点儿为自己考虑的思想。说真的,我打内心深处佩服当时安排父亲入职纪检部门工作的组织部门的领导,我一直在心里想:组织部门的同志难道真具有火眼金睛?他们不亏是干组织工作的人,能把具有不同特长和不同才能的人安排到最适合这个同志工作的单位去,他们看人好准啊。


  就这样父亲默默在这一岗位工作了十几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和他一起共事的同志普遍都说他是一个好人,经历过他谈话接受处理的人也心服口服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好纪检干部。他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岂能尽随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在10多年的纪检经历中既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个人不满情绪。有的只是对党的纪检事业的忠诚与爱,对党的工作的一片爱心。


  退休前,父亲的业余爱好就不多,顶多就是作一名象棋替补队员而已。退休后,父亲一不打扑克二不玩麻将,仅有的一个下象棋的爱好也慢慢的淡化了。有时陪妈妈去街上买东西,看到有喜欢的花草就顺便买几盆回家,一来二去也养了10余盆花草,早晚间父亲就打理一下这10几盆宝贝。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送给我一只京巴犬,我也是看到父亲在家挺闲,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小狗弄回家。我自己估计父亲肯定不会太喜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的做法真没让我猜对。说来也挺有意思,这个小京巴犬来到家里还真特招人喜欢(有照片为证),她就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样可爱。父亲从开始就非常喜欢这个小精灵,它的到来给我家带来了快乐,也给父亲增添了额外的任务。


  为了逗小狗高兴,父亲每天骑自行车弄着它去近郊的地里玩耍,它也知道不四处乱跑,始终在父亲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跑跳撒欢,几乎不去太远的地方。有时父亲因事没及时带它去玩,它就在父亲的脚下嗷嗷提醒。十多年来,父母每天要几次带小狗出去散步遛弯,这只小狗也乖巧得很,引的全家乃至街坊四邻都不断夸奖,都说小狗长的漂亮可爱,和自家的孩子一样懂事。父亲一直视小狗如家中的小孩,对它的饮食起居倾注了不少心血。直到后来小狗病亡,父亲好多天心情不好,几次默默流泪。这足以看到父亲对小生命的珍爱,看到一个当年义正词严、铁面无私、不畏强权勇于揭露党内违纪行为、对待犯错误的人冷酷无情的老纪检干部的不轻易表达的深埋心底的善良和无声的仁爱之心。


  岁月无情人有情。如今,父亲已有近90岁的高龄,由于患脑动脉硬化的原因,父亲身体没有以前那么硬朗了,他以前比较喜欢的花花草草也没能力打理了,但是他老人家多年来养成的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却一直没变。虽然他的记忆力有些下降,多年以前的往事都渐渐远去,尽管家里的电视频道复杂众多,但是他对中央省市县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却记忆深刻。尽管身体状况不允许他过问家里的大小事情,但他仍然坚持看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籍此了解一下国内外的新闻,偶尔也看看戏曲频道和综艺频道,有趣的是他对有的省市领导人的名字竟然比我们年轻人还记忆深刻。


  直到如今,父亲每天坚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以此来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对省市及当地电视台的新闻也从不错过。看来那个年代的老革命对党和国家大事的关心真是根深蒂固了,像父亲这般经历过无数次暴风骤雨考验和历次运动磨难的老党员大有人在。尽管有不公抑或是误解甚至是错误对待,但是他们对党的忠诚不改、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不改。他们的赤胆忠心不说在嘴上,而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是由内而外发自肺腑的挚爱。这样的爱会一如既往,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了我,我也把父亲当作我做人的标杆。我庆幸自己有这么引以为荣的父亲,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有文化书香气息家教严格的家庭,不至于我在人生的海洋失去方向。


  纵使岁月催人衰,难撼男儿赤诚心!


  中华儿女万万千,忠孝节义到如今。

醉里挑灯文学平台简介 


  醉里挑灯文学网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曹艳春女士创办于年10月,系非盈利性纯文学公益网站,发源地中国散文之乡阜宁,被评为“盐城市十佳文明办网先进网站”,汇聚了全国各地众多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目前注册会员已逾十万人。


  醉里挑灯文学论坛
  年4月注册成立醉里挑灯朗读者协会,诵读团队被评为“盐城市首届十大优秀阅读组织”。


  年5月出版发行《醉里挑灯》文学期刊。


  醉里挑灯文学网网址:


  
  投稿邮箱:

qq.
  主编


  副主编
  编辑:林慧妮 

 校审:曹艳春

醉里挑灯文学

您的支持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