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医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11月15日,津巴布韦发生政变,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自从年津巴布韦独立以来一直担任津巴布韦最高统治者穆加贝被军方扣押。穆加贝已是93岁高龄,此前放言称“要做总统到岁”,看来他这个梦想是无法实现了。
对于津巴布韦,国人了解的大概是举世无双的通货膨胀率,年2月份,通货膨胀率高达,%;年6月,通货膨胀率达,%,该国央行并于年7月21日发行面值1,亿元的津巴布韦元钞票。在津巴布韦,亿万富翁算不了什么,人人家产都千亿起。不过可能背着一大叠钞票上街购物不太方便,从年8月份开始,津巴布韦发行了新津元,1新津元等于亿旧津元,直接勾掉了14个零。9年一月,津巴布韦发行了亿新津元,但是由于人们对津元这种垃圾货币失去了信心,黑市上早以美元和南非兰特等货币为流通媒介,所以在9年4月份,该国不得不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津巴布韦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本国发行的货币不是法定货币的国度了,津巴布韦币沦为垃圾货币,事实上已经死亡。
津巴布韦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国家,在独立之初经济实力仅次于南非,被誉为“非洲面包篮”,大量粮食出口周边国家,在饥荒之年养活了大量的非洲饥民,为何会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而为何在如此恶性的通货膨胀之下,津巴布韦国家也没有陷入大规模的骚乱之中、穆加贝依然能够继续执政下去呢?不要跟朝鲜之类铁桶一般的国度相比,津巴布韦并没有与世隔绝,而且还是存在选举和反对*的,在这种情形下,执政*和穆加贝能够继续执政,是何原因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了解津巴布韦的前世今生,以及穆加贝的历史。
津巴布韦位于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北部与赞比亚相邻,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LimpopoRiver)为界。面积约39.1万平方公里,人口余万。其前身为英国殖民地罗德西亚。罗得西亚在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得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得西亚,后者在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就是今日的津巴布韦。
上世纪60年代,反殖民运动风起云涌,南罗得西亚当地的白人政权于年11月宣布脱离英国托管而独立,当并未获得当地黑人居民认可和国际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双重压力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条约,在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在选举中罗伯特·穆加贝(RobertMugabe)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获得了3月国会大选的多数票,取得政权。
穆加贝的*派(后改名为津民盟,一直是津巴布韦执政*)在进行丛林游击战时,曾经得到过中国的培训和支持,获得政权后也曾经多次访问中国,这也是其被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由来。由于均是黑人团体反抗本地白人政权,非洲国家联盟跟南非的非国大关系密切,在津巴布韦独立之初,穆加贝也被视为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和领袖,曼德拉一类的人物。
与非洲其他的独裁者不同的是,穆加贝是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型领袖。穆加贝年2月21日出生于南罗得西亚索尔兹伯里市(今布韦首都哈拉雷)附近库塔马一个农民家庭,属绍纳族塞祖鲁人。年轻的穆加贝曾在南非赫尔堡大学读书,建立于年的赫尔堡大学是当时南非唯一招收黑人学生的高等学府。很多后来成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的黑人青年都曾在那里求学,如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穆加贝于年在赫尔堡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又通过函授获巴苏陀兰大学教育学学士和伦敦大学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学士学位。是学位最多的非洲现任领导人。
穆加贝对教育的热衷随后贯穿于整个政治生涯,不仅在监狱中自修两个法律学位,还在上台后致力于改善国家的教学环境。即使贵为总统,他也经常给议员讲课。即是是在津巴布韦经济崩塌时期,这个国家的街道上仍聚集着许多穿整齐校服的男孩女孩。再穷不能穷教育啊。独立前,津巴布韦半数人是文盲,而今全国85%的人能读能写。
由于多年的殖民统治,津巴布韦国内存在严重的由白人殖民者占有土地导致的贫富悬殊问题。不到1%的白人占据了津巴布韦70%肥沃的良田,广大的黑人拥有的是偏远、降雨量稀少的贫瘠之地。土地占有不公问题既是殖民主义者长期掠夺的结果,又理所当然地成为黑人解放运动的内在动力。革命嘛,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财富的再分配。不过由于津巴布韦独立是采取一种谈判和平过渡的方式,双方在土地问题上进行了妥协。有关津巴布韦独立的伦敦兰开斯特大厦文件规定,任何白人财产必须在宪法授权范围内才能征得,同时还有50多条附加条件,这一政策10年不变;只能通过公平的市场买卖才能从白人定居者手中获得土地,英国和美国也因此承诺对征收白人土地给予补偿。
在独立的最初10余年里,受到过良好西式教育的穆加贝跟西方国家关系良好,美国合众国际社还曾将他列入“温和改革成功者”的行列。津巴布韦的经济也发展良好,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非洲遭遇严重干旱时,津巴布韦还向周边受灾的15个国家输出了45万吨玉米,救助了大量饥肠辘辘的灾民,活人无数,也为穆加贝奠定了非洲地区崇高的声望。独立之初,1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47美元,任凭谁也没想到数十年后津巴布韦币会成为废纸一张。
转折点出现在上世纪8、90年代。西方国家遭遇滞涨后,地主家也没余粮了,纷纷削减对外援助。撒切尔夫人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内的国营企业都纷纷改为私有企业,英国本土的工人游行示威都不在乎,自然更顾不上津巴布韦了。西方国家先是开始拖欠津巴布韦用于土地改革赎买农场的资金,到年,英国等西方出资国以津土改缺乏透明度、官员腐败为由彻底停止资金援助。其实用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话来说,就是“不愿再承担殖民主义时代的包袱”。
要说腐败嘛,肯定是有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政治无非就是利益分配,穆加贝得给在利益分配上给予执政*的支持者倾斜,否则,这些黑人兄弟们为何要投穆加贝的票呢?
失去了这笔土地改革赎买资金后,穆加贝的支持者不干了。津巴布韦退伍老兵和无地农民开始采取暴力措施,强占了1多个白人农场主的农场。而因为国内经济等问题渐失民心的穆加贝也推波助澜,用民粹主义的土地改革来捞取政治好处。穆加贝在2年6月开始启动“快车道”土改计划,决定强行征用白人农场,用于安置无地农民和退伍老兵。津巴布韦一共强行征收津政府强行征收3多个白人农场约万公顷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这些白人农场主拥有的土地中,一半是独立之后购买而得,地契上盖的是穆加贝政府的公章。但是他可不管这些,他说:“如果白人可以从我们的手中掠夺土地,我们也可以把土地从他们手中夺回来。”此举引发白人农场主纷纷出逃,并遭到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该事件成为转折点,从此,津巴布韦的政治和经济在内忧外患中每况愈下。
出逃的白人农场主拥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而分得土地的黑人们对此一窍不通,原本运转极其顺利的粮食生产系统很快受到了破坏,农场里的雇员大多失去了工作。大批土地荒芜,原来堆满粮食的谷仓现在空空如也,整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饥荒,靠的是国际慈善组织的救援粮食。
而且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并不公正,穆加贝带头为亲属抢夺最肥沃的农场,上行下效,津巴布韦的权贵阶层纷纷因此获得暴利,而底层的黑人们收获甚微。
在外部西方国家则联手施压,采取冻结援助贷款、冻结津巴布韦在西方的存款和资产、限制津巴布韦商品进出口的经济制裁,导致津巴布韦经济局势雪上加霜。
从土地改革后津巴布韦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当局以印钞来应对,导致了津巴布韦惊人的通货膨胀,到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9%,7年则冲到00%以上。到了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0亿津巴布韦元,而厚厚一沓纸币凑够的0亿却只能买到一个面包。
左翼民粹式的土地革命并不能让一个国家富裕,恰恰相反,他让津巴布韦陷入了共同贫穷之中。正如茅于轼所言,保护好富人才能让穷人变富。不保护私有财产、破坏财富增值的激励机制,只不过是杀鸡取卵,只顾眼前不顾将来。要消除国内的贫富分化,可以采取财产税、高额遗产税等税制改革来达到逐步目标,而非破坏性的革命。
到了年,在国内高通胀、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形下,穆加贝的统治摇摇欲坠。饭都吃不饱,哪怕是穆加贝的坚定支持者也纷纷倒戈。
年的总统大选中,穆加贝的统治地位遭遇一场“大地震”。当年总统选举的首轮投票中,反对*领导人茨瓦吉拉伊获得47.9%的选票,超过穆加贝的43.2%。但在穆加贝发声把反对派的胜利视同“政变”,威胁动用武力的情形下,第二轮投票中,茨瓦吉拉伊却宣布退出竞选,穆加贝以85%的得票率当选。反对派称,选举存在严重的暴力威胁、营私舞弊等黑暗内幕。
从津巴布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民主政治并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一个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政规则得到遵守的话。同时,依靠民主上台的领导人在选举失败后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很容易依靠之前的影响力凭借暴力破坏民主制度走向独裁统治,特别是对于一些威望很高的民粹式领导人而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的小胡子。委内瑞拉的查尔斯、津巴布韦的穆加贝也是如此。这些需要在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制衡,防止行政权力一权独大,对于统治者实施任期限制。
不过内外交困之下穆加贝选择了妥协。年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协议》。穆加贝任总统,反对派领导人任总理,组建过渡政府。年津巴布韦通过了新宪法,限制了总统权力,不得随意解散议会,把总统的任期缩短到5年,跟议会同步,而且只能连任两届,也就是说今后津巴布韦的总统最多也只能干10年了,像老穆那样一干就是三十几年将成为绝响。
在与反对派和解后,津巴布韦把美元和南非兰特作为法定货币,西方国家也解除了对津巴布韦的制裁,9年后,津巴布韦的经济开始逐渐恢复。货架上不再空荡荡,人们也不再需要抱着成捆的货币购买商品了。
眼看经济形势好转,穆加贝抢跑提前举行大选。年7月31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61%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茨万吉拉伊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质疑大选公正性,但非盟、南共体和主要非洲国家均认为大选和平顺利、合乎程序。
这次选举应该还是公正的,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底层民众对于以均贫富为号召的左翼政*有着天然的好感,只要能填饱肚子,右翼自由市场路线的反对*很难赢得选举。这大概是一些经济政治学家支持在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实施“开明专制”的右翼强人政治的原因吧。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穆加贝又开始作死了,年,津巴布韦内阁在3月22日一致通过了决议,要求现有的未能达到本土化要求的外资企业必须在3月31日前提交本土化实施计划,否则相关部委将取消其营业执照。
所谓本土化政策,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主要是为了保证本国人或者特定族群的利益。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是非洲国家中最为严格的一种。
7年,津巴布韦颁布本土化和经济授权法案,要求在津所有企业中,津本地人所占股份不少于51%。年,颁布的本土化和经济授权(总)条例,规定在津投资资产价值50万美元以上的非本地企业应将不低于51%的股份或股权出售给津巴布韦本地黑人。之后陆续出台矿业、制造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行业的实施细则。不过这个条例一直没有实施,直到年津巴布韦政府强硬要求所有外资企业4月1日必须实施,否则关门歇业。由于之前收到西方国家的制裁,津巴布韦的外资企业中西方国家不是很多,主要是来自中国、印度和周边一些非洲国家。一带一路开启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津巴布韦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和最主要的贸易国之一,而今,在津巴布韦投资的中国商人面临血本无归的局面。
更为奇葩的是,已经93岁的穆加贝还想牢牢把住权力不放,传之妻儿子孙。穆加贝的第一任妻子是他的革命伴侣,已经逝世,儿子也夭折。他的第二任妻子,52岁的格蕾丝.穆加贝赶跑了穆加贝的两位副总统,11月5日高调表态称:“准备好接任总统职位”,企图成为穆加贝的接班人。
年,格雷丝带头打击时任副总统乔伊丝·穆朱鲁,导致其被逐出政*。穆朱鲁之后,姆南加古瓦成为副总统。他是前任司法部长,格雷丝曾说他“忠诚并自律”。不过今年格雷丝公开要求丈夫解除姆南加古瓦的职务,她指控姆南加古瓦计划政变。穆加贝听从了其妻子的意见,11月6日解除了副总统姆南加古瓦的职务。
这两位副总统都是当年曾经与穆加贝上世纪70年代一起打游击的老人,而格蕾丝在嫁给穆加贝之前不过是一个总统府的打字员。这引发了政治*和军方高层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政变发生。执政*已经宣布前副总统姆南加古瓦将接任*主席,下一步将取代穆加贝任总统。
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下场将会如何?穆加贝虽然是位独裁者,但是相对伊拉克、利比亚和非洲一些国家动辄处决政治对手、草菅人命的暴君而言,他只是威胁动用暴力而实际上手段相对温和。土地改革时也只是夺取了白人农场主土地,并未没收财产和限制人身自由;对于反对派领袖在年选举时也只是挨了军警一顿暴打,并未投入监狱,之后还与反对派分享权力;被他妻子驱逐出*的副总统乔伊丝·穆朱鲁也未打成“叛徒”什么的,踏上一只脚、永远不得翻身。军方和执政*政变,主要是不满其妻子作为接班人。估计穆加贝同意放弃权力后将会与家庭成员流亡国外吧,不会像伊拉克、利比亚之类的独裁者一样身死家庭成员族灭。所以说,给别人留一线生机,其实是给自己留条活路。
穆加贝的经历其实与东方某大国的领袖类似,只是不知道继任者是否也会放弃左倾的经济政策,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津巴布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难免有种种曲折蜿蜒,得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最终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大江宁静
多寿多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