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YOYO
编辑
子木
最近,民国单元推理探案剧《民国大侦探》在爱奇艺暑期档热播。
首播1天,剧集拿下平台飙升榜第一,算是开门红。
主演胡一天、张云龙这次是第二次合作民国主题的侦探剧。
他们首次合作的悬疑剧《民国奇探》颇受观众喜爱,豆瓣拿到了7.0的评分。
别看分数虽然并不算太高,可是在类型剧上已经算是领跑了。《绅探》《旗袍美探》《潜梦追凶》《侦探语录》等一众民国侦探剧,评分大多在6分左右。
这次,胡一天、张云龙再次联手侦破各种疑难案件,让很多剧迷心生期待。
胡一天在《民国大侦探》中扮演的司徒颜心思缜密,坚守法理,但罪犯以外籍脱罪,他当庭质疑,然后因此而丢了工作。
他受到恩师的来信,老师筹备在哈尔滨建立律师行业工会,希望能够收回治外法权。特别邀亲他回哈尔滨帮忙。
在去往火车站的途中,他结识并帮助了仗义直爽的警探骆少川(张云龙饰),两人在接踵而至的案件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联手严谨的女校老师周墨婉(张馨予饰),报社记者金启明(宣言饰)、骆少川未婚妻邹静萱(沈羽洁饰)组成“民侦小队”,一起探索各类奇案的真相。
整部剧是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侦探波洛》等作品改编而来。一共选取了原著中的8个故事,“改头换面”后放进了民国时期的哈尔滨。
但热播几天之后,这部剧的口碑开始呈现两极分化。
带着前一部《民国奇探》的滤镜观剧的人,自然爱屋及乌对该剧颇有好感。
不得不承认,胡一天、张云龙的天龙CP,的确挺好磕的。
但如果直接看这部《民国大侦探》,你会发现,最初人物角色方面的树立还是偏弱的。
比如第一集骆少川丢枪,司徒颜帮忙找回来,事情发生在早餐摊,早餐摊摊主偷的枪,还在地上捡了扣子做嫁祸。
早餐摊位置不大,人来人往,先不说摊主是不是容易得手。就是能想出嫁祸的方法,这摊主是不是当过小偷或者当过兵?
没有任何的展开和交代,就是为了凸显男主而凸显男主,然后莫名其妙的管闲事,莫名其妙的说欠人情,火车站不由非说地要换车厢,然后换完车厢出大事……
人物形象在最初立得就不够稳,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的经典之作。
这个发生在一节车厢里、看似平平无奇的杀人案,却是将人性放在了最极端的环境之中。
但这部剧为了更好地推进剧情,编辑零碎删减“精炼”到了一定程度,所有嫌疑人还没立起来就摊牌了,心理神态描写全没了。
推理线和解谜线同时推进,司徒颜所谓的拼图来呈现案件原貌,在深层次的逻辑上也略显薄弱。
第二个案件《首富庄园谋杀案》是由原著小说的《罗杰疑案》改编。剧情上无功无过,但在塑造人物上显得格外苍白:
司徒颜的恩师去世,他毫无表现,连伤心都欠奉;骆少川老爸被杀,骆少川自己和司徒颜居然都不怎么悲伤。现在男主们的心都这么冷硬了吗?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三个案件——《女校闹鬼惊魂案》。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都扯到了一定程度:
故事是绑架+女校案两条线交叉在一起的,但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正常的:
绑架案里银行家女儿沈华棠表示5岁女儿被绑,女主角周墨婉是她的音乐老师,然后介入调查,无果后找到司徒颜。
结果,接了绑架案之后,男主女主就各种吃吃吃,随后谜底揭晓后,那个所谓的“女儿”居然是条京巴狗。
就这个找狗案,耽误了女校的案情,然后因此多死了好几个人,但没有任何人觉得内疚。
再来说女校,全局反复提及的是女校是有很深厚的背景,能来读书的都是非富即贵,但请来的老师一个个和精神病一样。
第一个死者音乐女教师林洁骂学生,“不是公主的命,得了公主的病”,还可以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随意体罚学生。
副校长罗谨言一幅天老大她老二,简直拽炸天。无论是对骆少川,还是对包警长,都很不客气。可是真的遇到事情,就推助理出来扛。
悬疑气氛的不够,中间的破案又没有细致的梳理,本该可以紧张悬念迭起,但剧中呈现的却显得荒诞不经。
尤其是司徒颜,没有了波洛英式幽默和悲天悯人,又失了《民国奇探》里路垚的活泼俏皮机灵,过于刻板,反而显得很乏味。
民国为背景的侦探影视剧,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民国激荡的时代背景,繁华与动荡交织,可以升华家国情义,也可以在光明与黑暗互生的中刻画人性,因此这类侦探剧因此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刻的表现空间。
但民国风+悬疑线的作品越来越趋于快餐化、流水化、低幼化,多数剧集都陷入了故事同质化、角色雷同化的创作窠臼。
以单元剧的形式来展现,但本身这样的结构就导致两三集的体量很难铺陈出精彩的案件。
尤其是要到科学破案,一到细节就乏善可陈,甚至经不起任何推敲。
应该有的烧脑、强推理等特征变得越来越弱,甚至连人设都立不住,根本无法以此来勾勒民国众生群像。
不要看到民国侦探火就盲目跟风,毕竟这样的探案剧是有门槛的。
如果都这样的话,民国探案剧的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可能最后无路可走的。
究其根本,一部剧想要突破同质化掣肘的民国侦探剧,还是要在内容故事搭建和人物角色上大下功夫的。